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景区资讯资讯>广东旅游资讯>正文

驴友摔落悬崖边骨折救援队员涉险7个半小时救出

2018-02-05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1859 155 0
【导读】救援队员两腿近90度撑在峭壁上,运送伤者。 救援队员查看伤者情况。 看到高空作业的“蜘蛛人”,很多人都会觉得心惊肉跳。如果大家看到下面这一幕,又会是什么感受呢? 悬崖峭壁上,荆棘丛生,只有几十厘米...

驴友摔落悬崖边骨折救援队员涉险7个半小时救出

  救援队员两腿近90度撑在峭壁上,运送伤者。

驴友摔落悬崖边骨折救援队员涉险7个半小时救出

  救援队员查看伤者情况。

  看到高空作业的“蜘蛛人”,很多人都会觉得心惊肉跳。如果大家看到下面这一幕,又会是什么感受呢?

  悬崖峭壁上,荆棘丛生,只有几十厘米的宽度,还要将担架上的伤者连续纵向提升到10米高的平台上,救援人员两腿近90度撑在峭壁上,利用自己身上的绳索将担架连同伤者一起往上抬。这些动作不仅考验他们的体力、耐力和技巧,还考验着他们的胆量,因为在他们身后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

  这一幕就发生在2月3日,省城尖草坪区横岭村的山上,这些秒杀“蜘蛛人”的是天龙救援队的队员。经过7个半小时的努力,他们终于将伤者成功送到救护车上,圆满完成了高难度的救援任务。

  背包被挂 驴友摔落悬崖边

  “我们在尖草坪区的横岭村爬山,有名同伴不小心摔伤骨折,他在悬崖边,我们没办法把他扶下来,请你们帮帮我们。”2月3日11时30分许,天龙救援队接到求救电话。正值周末,又临近过年,很多队员都在忙碌着家中的事情,不过,他们依然集合迅速,积极出动。12时20分,33名救援队员便集合完毕,出发去现场。

  打电话的这名驴友介绍,他们是早晨从晋中来横岭村徒步的,摔伤的驴友今年40岁。参与这次徒步的人都有着好几年的户外经验,没想到却发生了意外。“他从3米高的断崖往下滑时,双肩包被石头挂住,人一下就腾空了,后来就摔了下去。人疼得喊叫起来,我们就赶紧过去。”这名驴友介绍。

  13时许,救援队员见到打电话的人,随后一同前往伤者所处位置,展开救援。

  山里中午-15  手被划破流血都没察觉

  2月3日的气温非常低,即便是中午,山里的温度也在-15 ,大家的呼吸都冒着白气。躺在地上的伤者不断地呻吟着,救援队员“咖啡”先检查了他的伤势,之后进行了包扎固定。因为温度极低,体能消耗较大,伤者手脚冰凉,救援队员为他盖上保暖毯,并给他补给了些东西。“他已经有些轻微失温,所以必须立即为他保暖,也防止受伤部位冻伤。”救援队员“咖啡”说道。

  伤者所在环境极其复杂,向上看,有6个断崖,向下看,断崖更多,并且每个断崖都有数米高。伤者所在的平台面积有限,只有两平方米大小,其他队员在周围只能是站着或者趴着。经过研究,队员们决定向上运送伤者。33名队员分成3个梯队,有负责携带救援设备的,有负责绳索传送的,有负责保护固定的。

  整个山间荆棘丛生,没有几处可以正常通行。大家穿着的衣服、手、脸部都有被划破的,但谁都没有言语,甚至因为寒冷都没有察觉伤口在流血。除了伤者,救援队员还要照顾其他4名驴友,以防他们受伤。

  身前是需要保护的伤者 身后是几十米高的悬崖

  第一个断崖有3米高,救援队员“小熊”用绳索绑住自己和伤者所在的担架,几次检查和确定后,开始向上运送。他双腿成90度撑在峭壁上,胳膊拉住绳索慢慢将伤者往上抬。“小熊”像一个蜘蛛侠似的攀附在峭壁上,除了自身的重量外,还有一个将近80公斤的伤者……上面平台的队员有节奏地拉着绳索,保护着队员和伤者。“小熊”的身后,是几十米高的悬崖。“1、2、3”上面的队员喊着口号,大家一同使劲儿。喊到3的时候,“小熊”和其他队员一起奋力拉着绳索,他竖直向上走,将伤者一点点抬高,离上面平台再近一点儿。

  终于,到达上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虽然不是峭壁,但也很杂乱,树根、荆棘、石块,特别不平整。大家时刻调整着绳索的紧度,以便应付担架和地面所呈现的不同角度。每次抬起担架都会尘土飞扬,脚下的石头也会“哗哗”地往下掉落,跌到深谷,竟然一点响声都听不到。

  救援队员没有一个敢眨眼睛的,每一次抬动,脖子上的青筋就会暴出。

  狭窄地方只能一人通行 6个断崖被逐一攻克

  因为这里属于“无人区”,除了喜爱刺激的老驴友,几乎没人来,就连横岭村的村民也都基本没去过。一个个干枯了的树木像是刀剑一般坚硬锋利,稍有不慎就会受伤,救援队员嘴里最多的话就是“小心伤者”。

  6个断崖最高有10米,最低也有3米,均只能一人通行,所以对救援队员的体力是极大的考验。大家轮流上阵,接力当起“蜘蛛侠”,运送着伤者。

  一个断崖接着一个断崖,大家的动作不敢有一丝缓慢,因为时间就是生命,伤者急需马上送到医院。每一次的震动,都会引来伤者的惨叫。天逐渐黑了下来,为救援增加了难度,大家都拿出照明设备,艰难前进。

  终于,经过7个半小时的救援,伤者成功被送到等候已久的救护车上。同行的驴友很是感谢,一再邀请队员们吃口热乎饭再回家,救援队员还是婉言谢绝了。

  本报记者 贾蔚然

  延伸

  3个花卷2碗稀饭下肚,一个多小时后又饿了

  前方的人在救援,后勤组的人则在村子里找了户人家借用了厨房,为前线的队员准备简单的饭菜。救援完毕后,队员们个个狼吞虎咽享受着“美食”,其实就是管够的稀饭和面食。每人最少都喝了2碗稀饭,吃了3个花卷。“这会儿的饭是最香的,刚才体力消耗太大。”救援队员“幻影”说。“幻影”回家后,将身上衣服换下,刚洗完澡出来的他又饿了,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他晚上10点发了朋友圈:“8点半救援结束,3个花卷,2碗稀饭,现在又饿了。”底下队友的评论最多,好几名队员都有同感,“一碗面条,3个花卷,4碗稀饭,我也饿了。”

  还有朋友留言,怀疑他是不是吃了“假饭”。“只要能帮助大家,我们怎样都很开心和满足。只要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将义无反顾伸出援手。”“幻影”和记者说。

推荐阅读
广东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