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旅行社资讯资讯>正文

《旅行社条例》带来“阵痛”

2009-05-27 来源:欣欣旅游网
603 23 0
【导读】“五·一”过后,又进入传统的旅游淡季。让做云南地接的某旅行社负责人老李发愁的是,在以往,即使是处在这样的淡季,市场行情也比眼下收客量多出几倍,就拿他手头接的线路“石林一日游”...

“五·一”过后,又进入传统的旅游淡季。让做云南地接的某旅行社负责人老李发愁的是,在以往,即使是处在这样的淡季,市场行情也比眼下收客量多出几倍,就拿他手头接的线路石林一日游”为例,30座的旅游客车,以前在淡季,每天的接待量平均都能维持在10辆左右,到了今年,就变成每天2至3辆车了……

与老李的愁容不同的是,主推海南游为主的老刘,从跟他聊天时的声音中就可听出来,他目前十分“神清气爽”。虽然赴海南游的人流有回落,但是,那个曾经以滥价而著名的海南游市场已出现较大改变,老刘认为,做海南游的前途由此变得非常光明。

谈到以上两种情形的出现时,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样的变化,与已经颁布实施的《旅行社条例》以及《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列》、《细则》)有莫大关系。“《条例》实施后,海南游开始被规范得很严格,听说还有被处罚的旅行社”,老刘说,而前一种现象,则是跟《条例》实施后旅游地接价格回升有关。

旅行社的从业者则称,他们还在等待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一些更具体的量化标准,比如报价多少钱才是“零团费”。在这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未知数,有业者戏称,就像是一记“如来神掌”,“这运足功力的一掌下去,原来高低不平的山头一定被拍平了。只是,在掌未抬起时,人们都不知道这拍下去深浅是多少?会有多平整?拍到哪些位置?”而以下的相关采访,似乎微微抬起了这“神掌”的一根小手指。

现象

游客:“价格涨了,还是有点难承受”

3天的“五一”小长假,代伟原来打算带着去女朋友去香港玩,不过看到旅行社涨了近千元的报价,他还是犹豫了。在昆明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港澳精品5日游,此前报价多在1500元左右,如今却要约2500元,贵了近千元。“有点难接受。”代伟说。

像代伟这样的心理也正是旅行社所担心的,昆明康辉旅行社港澳游路线工作人员表示,即便很多游客对于超低价团的操作模式心知肚明,可还是更愿意奔着“低价”二字去报名,团费提高,降低了游客出游的意愿。

其实低价线路就是“赌博团”,靠游客自费、购物去赌 ,尽管这样的道理很多游客其实心里都明白,但习惯了低价的消费者真正接受团费上涨还需要一个过程。

有业内人士预期,虽然从长远来看,旅游市场将由此而得到提升,但短期内,游客报名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云南组团社:“滥价将永远没有了”

《条例》所带来海南游的价格调整,让老刘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以往海南游那种滥价将永远没有了。”要知道,就在2008年年底,记者跟老刘聊今年春节黄金周的市场前景时,老刘并不看好。因为,当时海南游的价格太滥了。

事隔半年,虽然目前海南游的人流是在回落,“但这种回落与本身是淡季及《条例》的颁布实施都有关系。更远的将来在海南游的价格竞争被规范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后,以后就好操作了。”“现在,正常的5日游团队报价已回到一个正常值,约在1400元;而品质游则在1780到2000元间。”海南游的市场似乎正在朝希望中健康的方向走去。

老刘也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现在这个时机很适合出游。因为相应的一些规范都将会比以往更严格。“因为,没有哪个旅行社敢在风口浪尖上乱作为。”

老刘也表现出对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某种理解与期待。“《条例》出来后的执行,除了考验旅行社外,还考验政府。因为,如果你规定得太死了、太狠了,那一定会影响来云南旅游的人流。云南地接社:“等待一个底线”

“石林一日游”人数下滑,老李分析,一是与遇上传统的淡季、以及目前的H1N1流感疫情不无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在《条例》实施后,旅行社现在不知道底线在哪里。”这个老李口中所谓的“底线”其实也就是《条例》对搞零负团费操作,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处罚,那么到底多少价格才算是零负团费?

以石林一日游为例,许多旅行社在等待的底线是相关主管部门给出一个价格底线,低于这个价格底线就是零负团费。那么,旅行社就有了可操作性。目前,以正常的成本计算,石林一日游的价格应当不低于200元,而以往石林一日游过了100元游客就觉得高了。

于是,旅行社出现了两难。如果执行正常价格,那么高出以往近百元的报价根本无法招来游客。如果执行以往的价格,“谁知道会不会被认为是零负团费,而受处罚。”虽然行业协会给出了一个120元的指导价,但对于市场反馈来说还是高了。所以,现在除了一些所谓“胆子大”的旅行社还在进行某种擦边球似的操作外,更多的旅行社保持着一种等待和观望的态度,不敢随意有所动作。

昆明风光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伯威对此表示,其实《条例》想让旅游市场更加透明,这种想法是好的,但也与实际有所脱离,让很多旅行社一头雾水。目前,旅行社在做的事是,努力依《条例》规定往相应的规范上靠,尝试着按照条例进行操作。同时也还观望其他同行在市场上是否按照条例规定在进行市场运作。

省外组团社:“不收客只是暂时的”

《条例》实施后,带来了旅游价格的变化,比如,传统的昆大丽旅游线地接的价格就上涨了700到800元,所以有传省外的旅行社已经不组团来云南,本报记者联系了在北京市场重推云南旅游的中国太和旅行社。

在《条例》中明确规定:“组团社需要将接待服务委托给其他旅行社的,必须征得旅游者的同意。在进行委托时,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旅行社,并与地接社就接待旅游者的事宜签订委托合同,明确接待旅游者的各项服务安排及其标准,约定委托双方的权利、义务。”其实该条款就是让组团社和地接社以及客人三方面怎么样把问题明确,取得利益的平衡点。然而中国太和旅行社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就体会到了这种“麻烦”。

比如,他们在组织游客来昆明游玩时,需要与地接城市昆明的旅行社签署委托合同,明确游客来昆的游玩项目及地点等相关事项。太和旅行社总经理温勇说:“在与地接城市昆明的旅行社签约时,由于有些旅行社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门市,不知道该与哪个门市合作,这些旅行社的总部却不管业务,直接分配给各个门市。那么和这些旅行社签约,自己旅行社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因为在这些地接旅行社接待游客如果出现投诉或纰漏时,由于这些旅行社门市多,归属不清楚,出事后负担不了责任,所以后果往往是由中国太和旅行社承担。这样就给我们旅行社造成很大负担。”所以现如今太和旅行社暂时只能采取不收客或在昆明找诚信可靠的旅行社来签定合约,例如和昆明风光旅行社等进行合作。

态度

《条例》管得太死?

“一路上,导游领着我们逛景点。不久,我看到司机和导游突然向我们乘坐的旅游车跑去,接着,其他游客也跟着跑去,我以为是发生什么事情,于是也跟着跑。大家坐定了,汽车立马发动。我问导游何事,他说,吓死我了,合同规定30分钟啊,险些就超时了。我说,景区才看一半呢。导游答曰,没办法,得严格按合同办事……”

网上的这篇《新条例第一个痛苦游客的自述》引发了众多人的思考,这篇以玩笑形式写下的博客其实多少还是触及了旅行社的一些担忧。

“旅游是很随性的一件事,每个游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比较精确地规定出时间其实很不容易。更不能像这篇博客所写的那样,因为死守合同而影响到旅游的质量。”朱伯威说。

针对条例中必须明示出每个景点和购物点游览时间的要求,旅行社对于其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表示出了类似的担心。“旅游时,时间其实是不可控的。这个游客想在这个景点多逛一会,那个游客又觉得这个购物店东西不错,一挑就停不下手,即使导游催还是很可能产生时间上的延误。一旦出现这类有违合同规定的情况,其他游客是会投诉我们旅行社,还是会投诉那位拖延的游客呢?”昆明康辉旅行社这位工作人员的说法颇为无奈。

《条例》有违反市场规律之嫌?

《条例》规定,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组团,朱伯威认为,单纯以价格“论英雄”,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市场管理中心应落实在质量方面。

比如,市民普遍认为,零负团费最大的缺点是强制购物消费,但是朱伯威了解到的是,去年游客对强制购物的投诉却只占3%,而对服务质量的投诉占了绝大的比例。这就证明监管力度应多放在服务质量上,而不是着重强调价格。

朱伯威认为,云南严格执行打击零负团,目前的现象是,入滇游客人数明显减少,邻近省份在地接之争中已打入云南市场,“熊猫卡”的营销就是一个例子:在云南众多旅行社把价格都纷纷提起来的同时,“熊猫卡”却以低于地接价格的营销策略与云南PK。四川在前两个星期,向云南散发的“熊猫卡”, 得到云南很多市民的青睐。云南市民原本出游比例较低,但要卡准备去四川旅游的人数之多是朱伯威没有想到的。他认为,5月1日实行的《条例》,明确规定不能低于成本价格,但“熊猫卡”却只需一元钱便可游览成都所有景点,其竞争手段耐人寻味。“然而,这不计成本的吸引客源到成都的竞争手段,不得不引起我们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深思。”朱伯威说。

趋势

景区景点开始进入一线营销

当各旅行社正围绕《条例》进行自我修炼的时候,原属于下游市场的景区景点发现旅行社带入的人数越来越少,原先过多依靠旅行社带团,现在景区开始更重视越来越显现的散客旅游市场价值,他们正在考虑着自己的变身。

近日,在景区开发10余年后,大关县黄连河风景区开始前所未有的大力度自我推荐。比如,他们在做时下最热的旅游券的发放,据称让利金额高达4000万元。大关县旅游局局长李荣福表示,这只是其中之一。此外,景区完成体制改革,将景区经营权整体转让,并确定投资建设的硬目标,3年内相关投资方在景区内的投资建设不少于4500万元,并要将景区打造成4A级等。

李荣福表示,自去年出现游客满意度、游客量下滑等情况后,这个时候景区一定是坐不住的,必须开始进行景区形象营销,并有意脱离旅行社这个“中间商”,而是直接向媒体营销,直接影响旅游消费者。如果还像以往一样,那么黄连河景区发展之路将越来越窄。除了云南本省的昆明、昭通外,景区更是将对自己的推荐目标锁定在川、豫地区,在当地,相应的景区户外形象广告已树立起来。而在平面媒体的宣传推广上也不遗余力,在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平面媒体上,都能够见到景区消息和形象宣传。

游客必须向成熟型转变

在出游选择的时候,现在的游客仍以价格为主要的选择条件,“价格便宜”是一个硬指标。

此前,一位好友在选择海南蜜月游的时候,记者为其推荐了一个品质游的海南线,没有购物、只有海边别墅、私人沙滩等等,还有酒店提供的情侣套餐等,这个产品的价格在3000元/人。而好友最终选择的一个海南产品价格是1200元/人。而登机时他却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感觉我们是在一个老人团”,之后的旅游,他们在凌晨起床、深夜入睡,行程把小两口“折磨”得不行。

其实,在《条例》催生旅行社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时候,也间接地催促着让我们的旅游者需要尽快地转变,在选择出游时,应更理性、更成熟。价格不应该是以后选择出游的硬性指标。就像著名作家周国平曾经在文章中发出的声音一样,“是的,我们有了旅游业,可是,恬静的陶醉在哪里?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旅游者在出游选择时,也该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而注意旅游合同的签订、注意旅游安全等等,都是一个成熟游者必须开始学习的。

曾经有旅游业内人士说“不要怕客人挑剔,越挑剔、麻烦的客人越有可能成为稳定的客源。”其实,作为市场源头的旅游者,才是一个健康市场的真正引导者,“成熟的消费者自然会带来成熟的市场。”这句话不失为经典,反映了市场规律。

要让游客离不开旅行社

据了解,目前旅游消费模式的散客化、自助游和休闲性对传统旅行社运营模式提出挑战。2008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对全国各省市的5000份抽样调查显示,51.7%的消费者倾向于自助旅游,79.8%的消费者认为出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体验,缓解压力,这一比例略高于以观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消费者(75.4%)。同时,随着旅游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信息的广泛传播,从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的消费者达到41.6%。

新型旅游消费方式必然出现,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演化为主流的消费模式。传统旅行社的管理理念、经营手段和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就有可能失去主流运营商的地位。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就曾说,美国的人口基数比我国小,可是它的旅行社总数却比我国多。为什么呢?就是它们的旅行社产业基本上形成了“大集团主导、中小企业分散布局”的市场结构和“批发商——经营商——代理商”的内部产业链条,大量的旅行社其实就是几个人组成的服务于社区的旅行代理商。日本的旅行社也很多,他们的很多门市部卖交通票、演出票甚至啤酒券,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戴斌提出,去年,中国旅行社产业在如何适应新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不转变竞争方式和发展模式,旅行社业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进一步扩大产业服务范围,更加积极地去发现新需求,培育新业态,才能够走出“市场繁荣,产业萧条”的困境。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旅行社,旅行社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拥有最为坚实的市场基础。

推荐阅读
北京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