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厦门观光巴士年亏损上百万 需加强针对性营销(图)

2009-07-06 来源:海峡导报
1378 48 0
【导读】一天800人次的运载能力,乘客数却很难过百,耗巨资投入的厦门观光旅游巴士,连年亏损。 “相当于一年亏掉一辆豪华双层巴士。”相关运营者透露。 年游客量已逼近3000万人次的厦门,为何“养活”...

  一天800人次的运载能力,乘客数却很难过百,耗巨资投入的厦门观光旅游巴士,连年亏损。

  “相当于一年亏掉一辆豪华双层巴士。”相关运营者透露。

  年游客量已逼近3000万人次的厦门,为何“养活”不了这4辆观光巴士?记者调查发现,让观光巴士少点“摆设”味、学会自己“造血”,已经迫在眉睫。

  最豪华“公交”一趟只载5客人

  与厦门很多公交线路常出现人挤人相比,被誉为厦门最豪华公交的双层敞篷旅游观光巴士,却常常“门可罗雀”。

  “每一趟旅游巴士,都会停靠在机场到达厅的拐角,在那上车的乘客很少,经常空载”,对在厦门机场上班的吴女士来说,每天,双层豪华观光巴士环岛、绕机场而过,显得很亲切,但这一幕又让她觉得很浪费。

  吴女士所说的旅游巴士,早在1998年,作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硬件设施,就出现在厦门。2005年9月,厦门特运集团投资500多万元,购买了4辆双层观光巴士,并对线路进行了改进,主要经营厦门著名的环岛路观光旅游线路,也是福建首条环岛观光线路。

  但这一被誉为厦门最豪华公交线路,却长期陷入高成本、低人流的运营困局。

  虽然豪华、整洁的双层巴士车上依旧配备了饮料吧台、液晶显示器、中英文报纸、旅游画册,语音服务系统能够提供中、英、日等多种语音讲解,双层、宽敞、舒适,精心设置的专线几乎囊括了厦门的精华景区和街区。但日前,记者乘坐该观光巴士时看到,其客流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在起点站(位于金源大厦广场),只有两名乘客上车,在胡里山炮台站上来一个,你是第4个。”当记者从椰风寨上车时,车上重庆籍游客李先生不解地反问记者,这么舒适的旅游巴士为什么没人坐?

  从记者上车后,这趟旅游巴士,除了机场站有一人上车外,再无其他乘客。对于载客量超过50人的旅游巴士来说,一车次5人的载客量让乘务员刘小姐显得很不自在。2006年开始就在车上当乘务员的她透露,除了节假日之外,经常处于这种运营状态。

  收入只够油费 年亏损上百万

  尴尬的并非只有刘小姐,作为厦门环岛旅游观光巴士的具体负责人,厦门特运集团的陈赛兰备感压力。

  “确实是亏损!”陈赛兰坦言,观光巴士投入大,但产出较少。

  单从票价收入计算,除节假日外,这4辆豪华观光巴士,一天共有14个车次 (共约800人次载客量),但眼下每天乘客总量常在百人左右,有时甚至低到五六十人。20元的票价,扣除一些优惠、中途客人,均价在15元/人左右。也就是说,4辆观光巴士的票价收入一天也就在1500元左右。

  票价收入难有起色,巴士40分钟一班,整个车程约90分钟,陈赛兰透露,之后,公司将行程安排紧凑,推出如供婚庆、公司团队旅游的整车出租业务。但这块业务同样很少,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类车的油耗约为30升/100公里。按现在接近6元/升的油价计算,一个班次,约需油费100元,14个班次约耗油费1400元。也就是说,票价的收入刚够维持油费开支。

  与此同时,购车成本、人员成本却不少。这就需要特运集团来填补 “亏空”。“500万元的购车投入,这种车运营寿命约为8年,即年折旧费就得60多万元。”陈赛兰坦言,虽然是一次性投入,但这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据了解,原来的8组乘务人员(每组两人,为司机和乘务人员),现在已减为7组。虽然乘务人员收入部分与运营收入挂钩,但若按人均2000元/月的工资成本计算,这部分一年的支出,也需34万元。加上维修费用,这4辆观光巴士,每年需填补亏空上百万元。

  “第一年运营后,就相当于亏了一辆巴士。”陈赛兰不愿透露具体亏损数字,但证实,该项目最初运作的半年,确实亏损近80万元。

  但她同时表示,作为企业,如何解决这一项目的盈利问题,确实事关这一线路的核心问题。

  票价提成少 旅行社不愿合作

  这一豪华双层巴士刚运营时,碰到黄金周经常满载,一乘务员告诉记者,这一盛景已多年未见。

  “当时的出发点是,厦门是著名旅游城市,且以休闲度假为主,增加观光巴士相当于增加一道旅游风景线,主要满足自助游需要。”特运集团相关知情人士透露,观光旅游巴士在酒店、机场、火车站等做了一些推广,甚至在旅行社安排票务中心,但吸引散客成效不明显。

  “倒是一些游客,乘飞机在厦门中转,不赶时间的话,会选择乘坐这一线路将厦门领略一下。”这位知情人士表示,这部分量也不多。

  高达20元的票价(可分段乘坐,票价最少5元),且停靠点主要在环岛路上,使得绝大多数厦门市民很少选择这一交通工具。在这样背景下,运营方曾寄望和旅行社合作,吸引团队游客。

  “刚开始,有少数旅行社组团乘坐,但现在几乎没有了。”一旅行社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多数旅行社有自己的大巴,且旅游团线路与旅游巴士线路有所重合,并不合算。“一个30人的团队,乘坐这一趟车,票面价就需要600元,租一辆大巴也就这个开支”。

  对此,导游杨女士认为,关键在于旅行社或导游“无利可图”,“将这一项目安排到厦门游的行程中(票价提成也就5元-10元),相对于其它旅行项目,对导游或旅行社来说,该项目获利很小,所以大家不感兴趣”。

  杨导告诉记者,厦门游行程安排普遍很紧,导游一般只能说服游客在行程单外新增两三个额外项目。“‘海上看金门’就是导游们推荐的重点”,这一项目票价高达上百元,返利数十元,比观光巴士的全票价还多。

  对此,陈赛兰证实,找过不少旅行社推广,但对方获利空间有限,不愿合作。

  巴士有活路 需针对性营销

  20元的票价,豪华舒适的乘车环境,还能让多数的厦门景点一览无余,在福建省康辉旅行社厦门分社总经理林志民看来,这并非没有吸引力。

  厦门的游客量在2007年就突破2000万人次,到明年就逼近3000万人次。在林志民看来,一百人中有一人次乘坐观光巴士,每天就有近800人次的乘客量,相当于这4辆观光巴士每趟都满载。

  “关键还在于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设计”,林志民表示,在吸引散客方面需要有足够的宣传。“厦门的旅游地图上,自助游旅客常入住的中低档旅馆,来厦航班、来厦火车上等都应是加大成本推广的重点。林举例,很多散客来厦门根本不知道观光巴士的存在。

  林同时认为,要吸引旅行社团队,观光旅游巴士需要进行一定的专门设计。他举例,一个团队住在市区的某酒店,要乘坐这一巴士,还需旅行社的客车运到指定地点,再从那上车,最后还需旅行社从那接回来,费时费钱,旅行社还不如用自己的专车。

  “比如,是否可以到指定地点去接,再送回指定地点”,林志民建议,这样,旅行社在丰富旅行产品的同时,还可减少用车成本,会有旅行社愿意参与。此外,对于团队游客,还需要有专门的导游讲解,而不是让游客自己在车上看纪录片听讲解。

  还有相关的旅游专家结合外地的一些观光线路表示,观光巴士可在站点方面进行一些完善,“比如,现在市民要到观音山比较不方便,若停靠点进行一些改善,就可吸引这部分的出行人员。”(易福进/文 吴晓平/图)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