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四川旅游资讯>正文

烟雨柳江 古镇新姿

2009-04-05 来源:眉山市旅游局
1748 40 0
【导读】洪雅柳江古镇,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便是商贾云集的交通要冲。 柳江距县城35公里,东与桃源乡接壤,南与高庙古镇相连,西与雅安市雨城区严桥镇、宴场镇交界,北与花溪镇相邻。 一街一段一点 布局奇特 柳...
  洪雅柳江古镇,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便是商贾云集的交通要冲。

  柳江距县城35公里,东与桃源乡接壤,南与高庙古镇相连,西与雅安市雨城区严桥镇、宴场镇交界,北与花溪镇相邻。

  一街一段一点

  布局奇特

  柳江古镇历史上为“明月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镇上柳、姜两姓族人,合资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而更名为“柳姜场”,1780年定名为“柳江场”。

  柳江镇选址在河边,其居民宅基与河面相距不过三四米,遇雨季就水齐路面。镇中老街分为两段,下游段有宅无店,仅有半边过路街,每逢场天,柳江人不仅以街为市,而且也以河坝边上的巨树为市,猪市、牛市以及一些家禽市场都设在黄桷树、麻柳树下,形成了柳江的市场特色。当地人说,以树为市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无人说得清,直到小城镇建设开发后有集贸市场,以树为市的日子才结束。沿河边段的住宅设计十分精致,因地选用河中圆石作为地基,在上面立柱架梁,建造房屋。有的挑楼“美人靠”临河悬出,做工考究、精致,由于木树丰富,外墙壁带楼的侧面上下通用木版,面积一大就显得特别大气。

  柳江古镇的建筑,在外观造型上均有独特的创意,各不相同。但它们皆变化有致,一字排开后,并不冲突,且立体效果也相当明显。各家庭院内设计,都做到杂而不乱,有些房屋内庭狭窄,却强求对称,因此在里面做了许多“假过场”。大门从中把宅院分为两部分,左为住宅,右为书房,院内看似对称,实际右边的房间开间较小。但由于其处于靠河临岸的一边,因此光线较左边明亮,适合观景或读书习文,左边的房间开间较大,适合主人居住,而正屋是象征性的一坡屋面,空间狭小不堪大用,只能设做祖堂,供奉香火、祖宗牌位等。这种设计增加了天井的采光面,使四合院中光线充足又宁静和谐。

  最为突出的构造是这一段古建筑面朝河面,河面与路仅有一二米的高度,房屋全支在河边,河岸上高达数丈的黄桷树与麻柳树相互交织,错落有致地覆盖了房屋、道路和河岸,古石板路长满青苔。遍布河边的鹅卵石,光滑圆润。闲暇时分,古镇人三五成群或独沐清风,有的或躺或坐在石板上、河畔石边,忘乎所以地陶醉在大自然中,勾画出一幅小镇民俗图来。覆盖在柳江的大树荫下的房屋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传统景观,相得益彰。

  整个柳江古镇共分为一街一段一点,中间还有一河之隔,一街为封闭主街,街道空间与一般川中场镇相似;一段为黄桷树、麻柳树笼罩下的民居,沿河岸为半边街形式,此段为古镇最为精彩的地方;一点为曾家大院,曾家大院是柳江古镇上最著名的大型古建筑庭院,整个大院的平面布局呈“寿”字型,里面的空间曲折迂回。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饶有趣味,院内有戏楼三个,还有观景台、闺阁、书房、石牌坊、花园、晒谷坝、厢房、柴房、马房、防火太平水池、缸等。当时曾家大院的主人为追求顺应“寿”字的笔画布局,把外面的墙或楼建造得颇为独特,尤其是临河的一排楼房,修建得如锯齿一样,一拐一弯,形态怪异。其实此处显示出设计者独具匠心的智慧和缜密的心思,墙体下为砖石,上为木结构,色彩装饰也恰如其分,使得曾家大院成为柳江古镇最耀眼的一景。据专家介绍,柳江镇这种点、线、面的组合布局甚为奇特,被《中国古镇》珍藏丛书收藏。

  碑林圣母山

  两江相环抱

  近年来,柳江筹集民间资金在圣母山修造了洪雅历代名人碑林。登上圣母山顶,柳江场镇尽收眼底。山脊分隔着花溪河、杨村河,两河相隔最近处不过两三百米,可是没有在山脚处汇流,反而流出山外四五百米才相汇。听山顶圣母庙的老居士说,天气晴朗时,明月当空,两河相映,眼前“三颗月”,特别奇特,庙外七星井,一口井分隔为七份,传说哪份水先干,哪方便会有干旱或者火灾。

  山水之美,须有最佳角度观察。在新街到圣母山之间,沿河有两座铁索桥,漫步其上,缓慢晃悠对游人来说既是冒险,也是观察山水的好角度。而最宜人的莫过于漫步在杨村河中依岛“绿舟园”,此处远近适宜,山水迎面,目无遮碍,移眼为景,市声不闻,人与自然浑然相融,画在眼中,人在画中,奇妙之至,难怪天南海北的游客好夜宿于此。

  柳江的气候,常有烟云雾雨,变幻莫测,使古镇美景时而浮出山颠,时而微露山腰,时而只见云雾,山脚则是流水淙淙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里鸭子、白鹤、水牛嬉戏。随河岸曲折藏于苍翠树木间的砖瓦和吊脚木屋隐隐约约,一幅鲜活的山水画扑面而来。难怪一年四季都会有艺术院校的学生前来写生、拍摄。

  百年沧桑古树

  演绎另类传奇

  山水间的柳江古镇已使游人流连忘返,而此地百余株百年大树,将巨大的常绿伞盖伸展开来,为世世代代的柳江人遮风挡雨,见证着柳江的兴衰沉浮。在石拱桥附近,生长了一棵闻名于世的“夫妻树”。此树原为一棵千丈树,树干挺直,但不知何时起,与它紧临的一棵黄桷树便主动贴身“求爱”。后来,黄桷树的须根如手臂般竟将千丈树全搂在怀中,只在树身局部露出巴掌大的一快千丈树树干。在人们眼中,这两株树演绎了一出爱情传奇,称其为“夫妻树”。还有两株更奇特的“家庭树”——三树一身,外为大黄桷树,中包麻树,树身上还寄生着一株不知名的灌木。现在麻柳树和灌木都还有明显的树冠,也许再过三五年,麻柳树就会被全部包进大黄桷树。

  站在石拱桥上,放眼河中小岛,但见一株直立大黄桷树几乎就在水中。涨水时,这株树被淹及腰身,状如中流砥柱,偌大的树冠摇晃——但摇晃了上百年依然无恙。而临河而建的老街旁生长着一株巨大的黄桷树,堪称黄桷树王,树冠如小山,一边遮掩数十间吊脚木屋,一边伸向河中,在此可以拍摄出精彩小景。曾家园正门外沿江的高大桢楠、黄桷树,掩映着老屋,也自成幽深之景。

  在柳江的古树中,许多树的树干上都长满青苔、蕨类植物等,它们见证了柳江古镇的沧桑岁月。

  古镇才人辈出

  而今活力四射

  柳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被人赞誉为“文风扑面而儒雅”。据史载,这里历代人口不多却人才辈出。在明代出过父子进士张鹏、张可述,抗击张献忠部滥杀的义士余飞;清代出过著名的诗人袁文藻、书法家张带江、贵州巡抚曾壁光;近代更有留法学者杨茂修,抗日远征军将士、国民党中将柳惠溱;现代,有省内外知名小说家、画家、书法家、学者、企业家等。柳江这方水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5年5月,柳江镇为体现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功地举办了“柳江古镇旅游文化暨曾壁光学术研讨会”。田汉的儿子田大伟、著名作家高缨等知名学者、文学家共30余人参加。大家除对柳江古镇的开发前景看好外,重点品评了曾壁光。曾少年时家穷,但因天资智慧好学得到袁文藻、张带江赏识和指教,后中进士,官至二品,曾奉命照顾年少的恭亲王、醇亲王(光绪之父)读书,光绪六年在贵州巡抚任上病逝,被赠太子太保,照一品总督抚恤,民间流传朝廷赠“天子门生、门生天子”对联。

  沧桑巨变,而今的柳江古镇经洪雅县重点打造,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近几年来,随着几千万资金的投入,古镇建设一、二、三期工程的竣工,青春焕发,活力四射。

推荐阅读
四川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