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旅行社资讯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金门导游赴同安学习两地历史渊源

2009-03-07 来源:福建日报
993 66 0
【导读】“这是同安最古老的桥,始建于元大德年间,至今已有700多年。它是北同安与金门水路航运的起运点,长兴里一带生产的红糖、花生油、大豆、豆饼等副食品,由此装船运往金门。”26日上午,同安五显第一溪桥旁...

  “这是同安最古老的桥,始建于元大德年间,至今已有700多年。它是北同安与金门水路航运的起运点,长兴里一带生产的红糖、花生油、大豆、豆饼等副食品,由此装船运往金门。”26日上午,同安五显第一溪桥旁,颜立水用闽南话兴致勃勃地解说着。老颜是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是厦门最早研究宣传厦金“八缘”之亲的第一人。

  老颜的解说对象,是“金门县领团解说员协会”的36名会员。从2月24日起,他们在泉州、厦门、漳州三地,展开为期五天的“先贤行迹采风”移地训练计划。“我们在金门县志等各种资料里,读到金门与福建的渊源关系,此行就是为了寻求相关历史文化古迹的印证。”协会理事长庄武纬告诉记者。

  “明崇祯年间,该桥已严重损坏,邑人陈基虞捐金倡修。陈基虞是金门县人,先后在南京、河南广东当过大官,归籍后居住同安,对同安的水利、交通建设颇有贡献。”伴着老颜的介绍,金门同胞们踏上了这座64米长的古桥。

  紧挨着古桥,有一座新桥,新桥已经通车。平日里,古桥已禁止通行,桥上的石板已经有了缝隙,桥上飘摇着几缕枯草,桥头的碑文早已模糊。

  “原来到同安,都是直接从新桥上过,屡屡错过这座古桥,没想到它就是史料里常见的名桥!”庄武纬感慨,“此次移地训练,吸取了很多养分:金门太武山上的寺庙原祀通远仙翁,这回到南安九日山,找到了通远仙翁的祖庙;金门与翔安的大嶝岛隔海对望,早就盼望着能到大嶝走走,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人们常说‘无金不成同’。就是现在,我们到厦门岛内参访,他们都说我们的闽南话是同安腔!然而,两岸断了几十年,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于两岸先贤的交往并不晓得。”“金门县领团解说员协会”团员蔡是民认为,“所谓‘眼见为凭’,通过实地实物的亲眼见证,我们又重温了一遍历史。”

  “这次来的金门朋友可都厉害着呢,其中有的是金门政府的特约解说员,有的是旅行社的导游。我把同安的民俗、古迹讲给他们听,透过这些人的传达,将让更多金门人对同安有更深的了解!”接受采访时,颜立水表示:如今两岸来往越来越便利,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促进两岸旅游业的对接。(记者 郑晓强 通讯员 庆益 叶文彬 )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