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三明:碧水丹山绘神奇 泰宁旅游业发展走笔

2009-02-17 来源:三明网
1107 27 0
【导读】那村:巧打“旅游牌”,摘掉贫困帽 新春伊始,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村民吴赞臣就开着私家车到城里进货了。当记者到村里的时候,正看见老吴把浴巾、毛巾、拖鞋等宾馆用品从车后斗搬到自家别墅里。老吴是金湖...

  那村:巧打“旅游牌”,摘掉贫困帽
 
  新春伊始,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村民吴赞臣就开着私家车到城里进货了。当记者到村里的时候,正看见老吴把浴巾、毛巾、拖鞋等宾馆用品从车后斗搬到自家别墅里。老吴是金湖下坊农家度假山庄的负责人,这个山庄是泰宁首个农家旅馆联营体,位于水际下坊码头。
 
  在水际村,像老吴这样开着私家车进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仅下坊码头30多户人家就拥有30多部私家车,有的一家甚至有两到三部私家车。不仅如此,现在的水际村民大多住上了“家庭旅馆”为主的别墅式农家住宅,目前全村有30多幢别墅,每幢占地面积115平方米,设有接待游客床位10个。老吴告诉记者,去年“十一”黄金周,他的家庭旅馆创收5000多元。
 
  而30年前的水际村因为被浩瀚的金湖水淹没,村民失去了土地,靠捕鱼为生,生活极其艰难。1983年,这个村人均年收入只有370元,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水际村民望湖兴叹。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金湖的游客逐渐增多了,村民们抓住旅游商机,开起了游船,办起了饮食店、工艺品店,开发景点……生活渐渐有了改观,人均收入达到3800余元。
 
  眼下,水际村人以家庭人口入股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金湖游船公司,联营金湖下坊农家度假山庄,到年底分红,户均收入达到将近10万元,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永远地沉入大金湖水中。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泰宁旅游的号角,是旅游的发展让泰宁这个山区小城迅速崛起,享誉国内,走向世界……”泰宁旅游管委会黄书记一语中的。
 
  1987年,泰宁年接待游客仅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1万元,而2007年接待游客达14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上世纪80年代初,泰宁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综合经济实力长期徘徊在省、市的下游,而今旅游业的发展让全县30%以上的传统耕作农业向观光农业、效益农业升级,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泰宁GDP总值的30%,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59个县名列中游。
 
  旅游要发展,决策是关键。泰宁旅游的发展与泰宁县重视旅游,大力支持旅游事业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泰宁县就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抓,用旅游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决策者们走出了大山,来到国内知名的景点参观学习,把先进的做法带回泰宁。1993年泰宁县金湖管委会的成立,让旅游管理、旅游开发有了专门的主事机构。
 
  道路通畅了,才能招揽顾客。从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泰宁县先后投资5亿元,改造了5条旅游公路,新建了3个生态停车场、12千米旅游步道、景区公路全部三级达标。在此基础上,泰宁县又投资5000多万元,开通景区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解决景区通讯困难。旅客也随着交通的改善,知名度的提高,纷至沓来,泰宁也随着旅游的发展而热闹。
 
  如今的泰宁已经是一个享誉国内外的旅游景点。10多年来,泰宁人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等14块国家级旅游品牌和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目前,泰宁人还在为创建国家级5A旅游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做努力,争取把泰宁旅游产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那人:搭旅游快车走致富道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泰宁这块旅游宝地上,许多农民幸运地搭上了旅游这辆快车,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泰宁旅游的发展让我找到了新的出路,创建了自己的旅游事业。”眼前的何多惠是一名40多岁的干练女性,如今的她是两家旅行社的老总,下有员工30多人。而在20年前,她只是泰宁城里一个普通的农家女。
 
  1989年,金湖有了少许的游客,高中毕业的何多惠离开农田,当起了导游。那时候,金湖码头一片冷清,小何极少出船,每个月只能拿到30多元的工资。1994年,金湖游客日益增多,出现了导游强行拉客、抢客等问题。为了提高导游素质,规范旅游秩序,何多惠成立了泰宁首家导游公司,招募了30多名导游,这也是泰宁第一批持证上岗的导游。
 
  2001年,对旅游事业充满信心的小何又成立了泰宁青年旅行社并一直做到今天,这期间,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新的商机。为了笼络客源,2005年,她又成立了建宁首家旅行社———闽江源旅行社。眼下,泰宁青年旅行社每年的组团量占到整个泰宁旅游团量的15%,创收入30多万元。现在住着别墅,开着小车的何多惠日子过得很滋润。
 
  展望未来,何多惠说,客源是发展旅游的关键,明年她将在上海设立青年旅行社的办事处,拉拢上海、杭州无锡那带的客源,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泰宁旅游的发展也让长兴村的肖毓程尝到了甜头。
 
  2004年以前,肖毓程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靠种烟叶、养殖维持生活,一年下来顶多只能挣一万多元。不甘平庸的小肖决定到外面闯荡世界,但生意的连连亏损又把他推回到家乡。2004年,看到泰宁的旅游业日渐发展起来,肖毓程果断地在上清溪下码头租了6家店面,卖起了土特产、根雕、旅游纪念商品,不想一年下来就挣了6万多元。尝到甜头的小肖,这几年又跟朋友合股开起了农家超市、古城超市等,生意越做越大。
 
  泰宁旅游业发展,受惠的不仅仅是何多惠、肖毓程,还有许许多多的泰宁人。据统计,宾馆饭店、旅游餐饮、交通、娱乐等旅游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全县1.5万人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占泰宁总人口的10%。

  观念:盘活杉城人思想 发展旅游深入人心
 
  随着泰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泰宁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旅游、文明诚信、保护环境、善待游客、团结和谐等观念已经深深地植入泰宁人的心里。
 
  2001年,家住泰宁新北洲小区的江秀义因土地被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起了家庭旅馆。几年下来,因为地处偏僻,老江的旅馆一直没有什么生意,有时甚至陷入亏损的困境。但这丝毫不影响老江对旅游的热爱,他让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读了旅游专业。毕业后,一双儿女都从事旅游,就连儿媳妇也在泰宁一家旅行社当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改革开放也‘改’了泰宁人的旅游观念。”泰宁县旅游局李副局长说。20年前,泰宁旅游刚起步时曾一度遭到老百姓的反对,他们觉得旅游不会给当地带来发展。特别是住在大金湖旁边的村民,因为湖水的形成淹没了他们的土地,失去土地的他们曾经走在反对旅游的最前列。而如今,在泰宁,发展旅游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2004年底,为了欢送来泰宁县考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泰宁几千名群众自发聚集在状元街,送别场景令专家们感动至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初中毕业后,要是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都乐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当地的旅游中专学校就读,毕业后在当地从事旅游工作。导游是旅游者的向导,但每到节假日泰宁都面临导游紧缺的局面,这时候,当地的很多老师、护士等都会主动前来当兼职导游,为泰宁旅游解了燃眉之急。
 
  文明诚信是“招客”之本。上世纪80年代初,金湖码头出现的哄抢客人、卫生杂乱等现象让旅游管理者头痛,让游客反感。为了规范旅游秩序,整治环境,泰宁县开办了导游、船员、餐饮、宾馆服务等培训班,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文明待客。对于环境卫生的整治,县里把任务下发到各个旅游村,各个村采取门前三包、责任定位等措施加强整治。如今,泰宁景区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各旅游村令游人向往。
 
  可以说,是旅游让泰宁人长了见识、宽了视野、换了思维,曾经被穷乡僻壤羁绊的他们,依托旅游的翅膀,已经慢慢地与世界接拢。(杨燕蓉 邱灿旺)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