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安徽旅游资讯>正文

安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

2009-01-16 来源:安徽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江 山
1106 36 0
【导读】旅游业是实施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产业,安徽省现代旅游业始自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初。三十年来,安徽省旅游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一)旅游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有数据记载...
   旅游业是实施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产业,安徽省现代旅游业始自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初。三十年来,安徽省旅游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一)旅游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有数据记载的1979年,安徽接待入境旅游入次10111人,旅游外汇收入33.1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次3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40万元。到2007年底,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06万人次,创汇4.24亿美元,是1979年的309倍和1280倍。国内旅游人数784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44亿元,分别是是1979年的212倍和7351倍。 1979年安徽旅游各项指标在全国处在落后位置,2007年已上升到全国中游水平。 2007年底,全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7.84%,旅游总收入增长比全省GDP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 17个市中,有2个市把旅游业列为主导产业,6个市列为支柱产业,7个市列为重要产业来培育,安徽旅游特色和支柱产业地位已经显现。

    (二)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构成“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要素体系基本形成。 1978年4月25日,安徽第一家涉外国际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合肥分社成立,定编20人。到2007年底,我省共有旅行社709家,直接从业人员8917人。1979年10月,合肥江淮旅社中楼落成,有套房12间、双人房48间,总床位108张,是省内按旅游饭店客房标准间设施规格兴建的第一幢宾馆楼。到2007年底,我省共有星级饭店403家,其中四五星级饭店60家,总客房数39288间(套),床位数70972张。 2001年,国家旅游局开始A级旅游景区评定,当年安徽只有A级景区5家,2007年底已达到208家。1978年9月,安徽第一批外语翻译导游人员队伍正式组建,共有英语5人、法语7人。到2007年底,安徽有外语导游675人,全省持证导游发展到6200余名,13000多人获得了导游资格。改革开放初期,只有极少的表演团队和少量的娱乐项目对游人开放。截止2007年底,全省演出单位和场所1700多家,旅游文艺演出11267次,直接在景区演出10887次,累计场次114529场,接待观众346.1万人。此外,有国家工农业示范点67家;旅游商品生产厂家超过了400家;旅游车船公司20多家;旅游集团公司8家;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增至180万。旅游产品和目的地体系加快完善,我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黟县进入首批全国旅游强县;创建了35个省级旅游强县和工作先进县,最佳、优秀及旅游乡镇124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点77个;全省旅游目的地建设呈现从南到北、从城到乡的多元发展态势,旅游发展支撑点日益增多。

    (三)旅游通达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安徽乃至全国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1991年10月,安徽第一条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安徽段通车,1995年9月底全线建成通车。 2008年6月29日,沿江及合淮阜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安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2363公里,居全国第九;合宁、合武、合徐、合巢芜宣、徽杭、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沿江等高速公路,以及京九、宁西、铜九、合武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合肥到南京现已开行动车组,形成了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畅通安徽与周边重点客源地的旅游快捷通道;空中已拥有40多条航线,长江黄金水道旅游蓬勃发展。省直多个部门合力推进旅游公路标识建设,黄山实施了旅游公路标志、标线示范工程,池州、铜陵、马鞍山、淮南、淮北、宣城等地旅游标识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长期以来困扰安徽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正被打破。

    (四)旅游市场开拓成果丰硕。坚持把市场营销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强化宣传营销力度。在境外市场上,巩固港澳台市场,主攻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开拓欧美、澳洲市场,启动俄罗斯市场,并注意加强与沿海和重点城市的衔接,接好入境“二手客”;在国内市场上,主攻江浙沪,联手珠三角,发展京津唐,开拓豫鄂赣等中部市场。经过三十年努力,旅游市场不断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已覆盖到韩、日、美、英、俄、加、港、台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游消费明显增加,2007年来皖入境游客、国内游客中,外国游客已占入境游客的60%以上,过夜游客比重达到83%,人均消费分别达到了312美元和693元。旅游包机、游轮呈现空前繁荣,2007年,安徽开发旅游包机900余架次,实际执飞旅游包机453架次,出入境游客4.3万人次;池州港接待长江游轮208航次,接待游客12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5.8万人次。区域旅游合作成效明显,积极融参与泛长三角旅游合作分工,我省已与苏浙沪3省市旅游部门建立了“3+1”省际旅游合作框架。黄山、池州两市先后加入了长三角“15+1”旅游城市联盟。安徽还与中部5省建立了旅游协作年会制度,与湖北武汉等长江沿线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合力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旅游;鄂、豫、皖三省六市三十六县共同签署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发展合作宣言,共同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旅游对内对外互促互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旅游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旅游发展的程度日益增强。早在1978年6月,就发布了安徽第一个关于发展旅游事业的省委文件;1988年8月,专门成立了省级旅游协调机构-安徽省旅游事业委员会,由分管副省长任主任;1993年3月、1996年11月,又分别成立了黄山规划委员会、省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由省长任主任。 1999年,为做好假日旅游工作,又成立了假日旅游协调委员会和假日办。各市、县也相继成立旅游发展协调领导机构,在这此机构的统一协调领导下,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全民行动,搞“大联合”、办“大旅游”、兴“大产业”的全省办旅游”的浓厚氛围。省人大、省政协围绕建设旅游产业大省,多次组织调研考察和提出提案议案、建议意见。财政投入的力度较大,2007年,省级旅游发展资金达到5600万元;全省17个市累计建立旅游发展资金 3000余万元,42个县(市、区)累计建立旅游发展资金近3000万元;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1250万元。合力兴旅氛围浓厚,文化、农业、林业等部门联手旅游部门,共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等部门,围绕发展旅游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与电信、银联公司合作,推进旅游企业“数字化”建设,提升银联卡服务水平,借企业平台扩大安徽旅游宣传;与体育部门和移动公司已经达成共识,正在推进合作事宜;其他各相关部门积极履行涉旅职能,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旅游,形成了百业扶旅的生动局面。

    (六)旅游发展战略更加科学。安徽省紧靠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位优越,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旅游作为安徽特色和优势产业来发展。早在1986年就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3年又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八大产业之一,列入了 “861”行动计划,2007年旅游发展绩效列入了安徽“861”考核体系,在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综合考核中占1分;2006年明确提出建设建设旅游产业大省并向旅游经济强省推进。伴随着这样的定位,从“六五”到“十一五”分别制定了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在不同时期确立了不同的旅游发展思路,形成全省旅游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发展趋势。 1978年-1985年间,是黄山旅游突出发展时期;1986年-1995年是“古徽州”或“大黄山”旅游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2005年是“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时期;2006年确立了“构建‘三大板块’、开发‘四条主线’、突出‘六大重点’”的旅游发展新思路,推进全省旅游协调发展。注重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定旅游发展战略,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东向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旅游观光圣地和长三角休闲度假基地。今年以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讲话精神,站在更高层次上,把旅游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发展分工的“先头部队”,加快发展。

    (七)旅游更开放地走向世界。安徽省与世界组织、建交国家、友好人士的旅游友好往来不断,合作逐步扩大。 2002年5月,安徽省政府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编制的《中国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终审。 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考察黄山,被授予“黄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2005年6月底到7月上旬,省政府时任省长王金山率安徽经贸代表团访问世界旅游组织总部,与世界旅游组织签署了《关于发展安徽旅游业的合作备忘录》。 2006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夫妇参观考察黄山,称“是一次非常独特的体验”,“是一次伟大的经历”。 2008年8月,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欣然接受“黄山市荣誉市民”称号。黄山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被授予世界地质公园,先后与瑞士少女峰、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等景区结好,西递、宏村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旅游包机直飞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徽旅游英文网站和电子商务网更是把世界各地的游客与安徽旅游紧密相联。

推荐阅读
安徽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