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上海旅游资讯>正文

在中国旅游日看上海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4-05-22 来源:新华社
817 9 0
【导读】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围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主题,沪上62家景区(点)门票惠民、五个系列文商旅体展融合线路发布、“Shanghai Pass”都市旅游卡上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折射出上海文旅产...
  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围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主题,沪上62家景区(点)门票惠民、五个系列文商旅体展融合线路发布、“Shanghai Pass”都市旅游卡上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折射出上海文旅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和文旅消费最新趋势。
  整合“上海+”
  入境旅游“第一站”逐步形成
  在“5·19中国旅游日”上海市主题活动以“Visit Shanghai 这里是上海”为主题。一款“Shanghai Pass”都市旅游卡上线,作为上海优化入境游客服务的创新举措颇为吸睛。
  据上海久事集团旗下都市旅游卡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Shanghai Pass”具有非实名、跨场景、小额支付特色,主要面向对移动支付不那么熟练或热衷的人群,入境游客便是主要服务对象。
  记者查阅信息,“Shanghai Pass”购卡、充值、退资、维修服务点涵盖上海浦东、虹桥交通枢纽,以及上海火车站、人民广场、陆家嘴、徐家汇等客流量大的地铁站点服务中心。使用场景包括上海公交、地铁、出租车、轮渡等交通工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黄浦江游览、上海博物馆等知名景区(点)和文博场馆以及新世界城、第一食品等购物场景。
  同时,上海与全国更多省市的联动更加深入。上海文旅部门联合国内知名目的地和入境旅行社共同打造的十条“看上海·游中国”精品线路产品对外发布,一程多站,分别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敦煌、桂林、成都、苏州、杭州等地。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销售总监杨鑫介绍:“随着海外游客来华出行频次增加,我们会推荐不同的产品线路,但上海一定是不会错过的。不仅因为上海是重要的口岸、交通便捷,也因为‘上海旅游’是‘中国旅游’最具吸引力的IP之一。”
  立足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功能定位,上海还积极助力推动长三角市场乃至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携程集团公共事务关系总监王丹介绍,今年以来至今,北方省市赴上海旅游同比增长24.1%,北方省市游客在沪旅游消费占比重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小冻梨”和“小土豆”齐聚魔都,为市场持续繁荣发展注入信心。
  “借‘中国旅游日’契机举办活动、推出新产品,可以更好地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这对于讲好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故事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和路径。
  扩容“惠民+”
  城旅一体形成“大IP”
  彰显中国旅游日的惠民特色,今年5月17日至19日,上海60余家景区半价或免门票迎客,包括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欢乐谷等多个A级旅游景区。各区也纷纷推出主题活动,邀市民游客共享美好节日。
  宝山区举办邮轮旅游度假区生活节、博物馆市集、上海邮轮港国际帆船赛等主题活动,发布“银龄生活 老邮所乐”邮轮旅游项目并成立“宝山泛亚邮轮旅游法律服务工作室”,为游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普陀区发布“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虹口推出“乐游”“乐享”“乐活”3大主题活动;嘉定以“行远见美,独此一嘉”为主题推出5个板块19项活动;临港新片区举办“临港·遇见爱”浪漫主题月活动……
  “广大游客到了旅游目的地,也会进入当地居民的美好生活中、感受当地人的美好生活。旅游目的地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戴斌说。
  在徐汇西岸滨水空间咖啡香与花香四溢,骑行、轮滑、攀岩、篮球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客流“爆棚”,搭配龙美术馆、西岸美术馆等推出的全新大展和精彩纷呈的琴棋书画非遗互动活动,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市民游客都能获得层次丰富的消费体验。
  上海居民周婷在徐汇滨江遛狗、喝咖啡,父母在这里赏花,儿子在这里参与滑板运动。在她看来,上海文旅“最大的”惠民是逐步实现“处处是景、时时宜游、城就是景、人在景中。”
  近年来,上海文旅以“道路+”“公园+”“生活圈+”为主要路径,以“深度游、微旅行、慢生活”为发展导向,打造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205处,遍布全市16个区的各个街镇,形成了“十五分钟生活圈”,以及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城市漫步线路。今年,上海将推出第五批50个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与市民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深化“文旅+”
  文商旅体展激发消费活力
  这个周末,中国旅游日“接棒”国际博物馆日,给市民游客奉上丰富的文旅盛宴。
  18日晚间,“趣玩|2024自然博物馆之夜”主题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演。观赏“点水成冰”“银镜反应”“自制彩虹雨”等奇妙的科学实验,自己动手开发一个“小程序”,做一只牢靠温暖的“鸟巢”,结一盏海派绒花灯,在古生物化石模型前听一场古典音乐表演……10岁的小观众王磊在场馆里流连忘返。
  “我们引入非遗展示、音乐会、脱口秀等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广大观众游客对科学的兴趣。”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负责人唐先华说。“科技+文旅”已成为上海文旅活动的一大特色。
  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上海已备案博物馆165座,平均每15.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2023年全市博物馆接待的参观者中,超过60%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全市文博场馆参观者超过60%是“拉杆箱一族”;85%以上的人士有在博物馆内或在周边商圈购物的偏好。
  今年中国旅游日之际,上海进一步深挖“文旅+”内涵,全新推出“‘烟火’旅游线”“影视旅游线”“购物旅游线”“文体旅游线”和“展博旅游线”五个主题30条旅游线路,以展会、文艺、旅游、体育、购物的流量带动作用,向海内外游客进一步展示上海多元城市魅力。
  根据美团消费数据,人民广场、五角场、陆家嘴、徐家汇、南京西路、七宝等商圈,已成为市民游客“风向标”。“上海礼物”线下集合店首店19日在陆家嘴商圈开业,云集近百个“上海礼物”单品,许多产品已成为游客来沪人手一份的“伴手礼”。
  随着上海文旅市场强劲复苏、供需两旺,文商旅体展深度联动、跨界融合,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复苏,上海正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蓝图”正逐步变成“实景图”。
<
推荐阅读
上海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