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今迎通车60周年
60年前的今天,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彼时,举全国之力而建的这座大桥,成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走过风风雨雨,被誉为“桥坚强”的它,成为见证中国桥梁技术飞速发展的缩影。
60年砥砺奋进,60年筚路蓝缕。以中铁大桥局等为代表的武汉建桥“国家队”,让一座座“武汉造”桥梁,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走向世界,成为亮丽的中国“新名片”。
武汉长江大桥仍当“壮年”
今日,武汉长江大桥迎来建成通车60周年。
60年岁月沧桑,武汉长江大桥巍然屹立,风采依旧,是武汉最知名的地标。
回溯往事。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数代中国人的梦想:晚清时,湖广总督张之洞最早提出在汉建造长江大桥的设想;孙中山先生在《治国方略》中也有这一规划,但最终搁浅。
1955年9月,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中国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打通。彼时,全城沸腾,举国欢庆。
作为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长江钢梁桥,武汉长江大桥虽经历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撞击,但仍健康如初,被誉为“桥坚强”。
目前,武汉长江大桥每天通行火车300列左右,日均往来汽车10万余辆。今年4月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重大病害,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秒流量、5米/秒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和8座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
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00年。如今,60岁的它仍当“壮年”。
全国七成桥梁是“武汉造”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桥梁事业的摇篮。”曾任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组长的赵煜澄老人说,当时,大家拼命向苏联专家学“手艺”。大桥通车后,我国结束了不能修建深水基础和大跨度桥梁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支技术成熟、作风过硬、勇于创新的建桥大军。
如今,武汉共有11座长江大桥,其中8座已经通车,3座正在建设。这11座大桥,都是“武汉造”。
60多年来,由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铁四院、武钢等组成的“武汉建桥军团”,形成从设计、施工、钢材、制梁、机械、监理等全系列建桥产业链。
数据显示,迄今国内所有跨海大桥,长江大桥,铁路大型、特大型桥梁等,几乎都留下了武汉建设者的身影。更令人自豪的是,全国七成以上桥梁是“武汉造”。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
中铁大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仅该局就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2000多座大桥,累计长度达2000多公里,相当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往返一趟。
由内河走向海洋,由国内走向世界,武汉建桥企业的目光越看越远。
在南亚的孟加拉,全长近10公里的帕德玛大桥建设现场,中铁大桥局建设者施工正酣。这座结束当地靠轮渡过河历史的“梦想之桥”,是我国海外桥梁项目的最大订单。
在非洲的摩洛哥,拉巴特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已经通车。它是非洲首座斜拉桥,也由武汉企业建造,其柔度、跨度均居全球同类斜拉桥第一位。
一座座跨度不一、造型各异的“中国桥”,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新名片”。
“如今,中国建桥水平是世界级的。”中铁大桥局海外分公司高级顾问周一桥说,按中国标准建设的“中国桥”,早已遍布亚洲、非洲等大洲。
【宜昌两坝一峡纯玩一日游】(可升级小团 三峡大坝+三峡游船)
武汉市内一日游 精品小团16人内 定制专业VIP团 上门接
惊世恩施【大峡谷】一日游 恩施必打卡景点一炷香、绝壁栈道等
宜昌船进三峡人家.西陵峡一日游【观葛洲坝,水上直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