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地铁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地铁4号线6号线起点终点都在岛外

2017-09-04 来源:厦门晚报
770 95 0
【导读】■交通设施跨岛布局,公共服务也跨岛覆盖。 林正坚 摄 ■环东海域新城路网四通八达。 吴稳水 摄 ■集美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吸引了众多外地考察团前来“取经”。 刘东华 摄 ■岛外新城按照“四高&r...

■交通设施跨岛布局,公共服务也跨岛覆盖。 林正坚 摄

■环东海域新城路网四通八达。 吴稳水 摄

■集美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吸引了众多外地考察团前来“取经”。 刘东华 摄

■岛外新城按照“四高”(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标准建设。 郑伟明 摄

■地铁1号线地上跨海段。 陈立新 摄

【跨岛发展】

8月24日,厦门地铁1号线圆满完成20天的“跑图”试运行,预计将在本月开通体验式运行。地铁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厦门跨岛发展翻开新篇章。

2002年6月14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同志深入厦门调研,提出了“跨岛发展”的重大战略,明确了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突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四个结合”的指导原则,这像一盏明灯,为厦门点亮了航程。

15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跨岛发展”战略,按照“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一任接着一任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跨岛发展的推进中得到生动诠释。

■本报记者 黄文水 王绍亮 陈满意 李晓辉 戴舒静

谱写新篇

地铁时代即将开启 2020年前逐步建成4条线路

全线贯通、全线轨通、“跑图”完成……厦门地铁1号线的每一个进展消息,都能迅速占领厦门人的朋友圈。地铁即将改变这座城市的速度,赋予了市民对快捷生活的幸福期待。

家住中航城C区的市民肖玲玲说:“地铁开通后,我从集美官任站到岛内塘边站,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将缩短半个多小时。”“非常期待!地铁开通后,我下班路上可以少花1小时。”家住中山公园附近,在集美上班的市民陈颖毅同样翘首以盼。

8月中旬,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召开,提出打造厦门“半小时交通圈”及厦漳泉“一小时交通圈”,2017年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2020年前建成地铁2号、3号线和4号线后溪至翔安机场段。

“地铁这种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对厦门跨岛发展至关重要。”市规划委副主任任国岩说,近期厦门规划建设5条地铁线路,必将让“跨岛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到实处。而跨岛发展的思维,也在地铁线网的规划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每一条地铁线路的终点都在岛外,与岛外各区形成紧密联系,尤其是4号线、6号线,起点、终点都在岛外。

战略引航

城市发展思路转变 构建“一岛一带多中心”格局

发展战略,决定了城市发展的眼界和高度。“跨岛发展”战略的提出,给厦门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实施“跨岛发展”战略既是“金钥匙”,又是重要“抓手”。

“以前厦门做规划,形象地说是‘众星拱月’,本岛是一轮满月,集聚了各类城市功能,岛外是星星,围绕岛内来发展。”任国岩说,由于本岛功能集聚,这就造成岛内外不平衡、交通压力大、生态保护脆弱及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跨岛发展”战略的提出,无疑给破解问题指明了方向。

15年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跨岛发展”战略,构建“一岛一带多中心”城市格局,城市空间跨岛拓展,产业结构跨岛优化,交通设施跨岛布局,公共服务跨岛覆盖,生态文明跨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奏响发展“最强音”。

任国岩说,厦门跨岛发展不同于内陆城市,要先建大型跨海通道才能跨越海湾,走出海岛。因此,继厦门大桥、海沧大桥之后,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相继建成通车。2016年,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主体工程开工,计划2020年通车;厦门第二东通道也有望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动工建设,一系列举措让跨岛涌动的人流物流更加顺畅。

新城崛起

按照“四高”标准打造 地下综合管廊成全国范本

跨岛发展不仅要有跨海通道,还要把企业、居民吸引到岛外。对此,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岛外新城要按照“四高”(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标准建设。

任国岩说,我市岛外新城建设注重公共配套先行,大力建设教育、医疗、文体等基础设施,集美新城、海沧新城已经成形,如今又在大力推进马銮湾新城和环东海域新城建设。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厦门建成区面积已从2002年的94平方公里增长到317平方公里。

以2010年2月率先开工建设的集美新城为例,新城的“新”,不仅体现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还体现在看不到的地下综合管廊。2010年,集美新城开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如今7年过去了,新城核心区的6.66公里综合管廊和集美大道的5.9公里综合管廊已经投用。

地下综合管廊是专为各种管线打造的“公寓”,电力、通信、给水、污水、雨水等管道都被纳入地下管廊集中收纳、统一管理。集美居民王文津说,有了地下管廊后,集美新城就看不到“蜘蛛网”式的布线,看不到“马路拉链”。这一“厦门经验”吸引了数百个外地考察团前来参观借鉴。

近期,我市还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立法,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厦门经济特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重视生态

试点建设海绵城市 计划2030年全市域达到成效

以“厦门蓝”闻名全国的这座城市,在跨岛发展中,也没有忘记“生态”二字。

让城市自由呼吸,像海绵一样吐纳,两年前,厦门被列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如今,在海沧霞阳小学,学生们津津乐道:“自从铺上透水砖后,下雨天地面虽然是湿的,却没有积水,真的和海绵一样。”

据了解,海沧区在全市率先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其中,马銮湾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面积达20平方公里。海沧50多家工厂也建设“海绵工厂”。2015年和2016年,马銮湾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通过国家三部委的年度考核。

在我市另一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翔安新城片区,洋唐保障房小区里的雨水,经过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进入中游的湿地公园,再流入下游的鼓锣公园,层层渗透、滞留、净化。鼓锣公园内不仅配套各种海绵设施,还有两个人工湖作为“大海绵体”调蓄雨水。最下游还建成了一座中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可以浇灌绿化带或进行生态补水,实现水体循环。如今鼓锣公园水清岸绿,成了周边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我市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3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到2030年,全市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成效。

民生优先

岛内外教育医疗等均等化

让市民共享跨岛发展成果

对于这些年来跨岛发展的收获,市民们最有发言权。

曾经,连鼓浪屿人过渡,都说“去厦门”,厦门就等于“厦门岛”。如今,无论住在厦门的哪一个区,都有“在厦门”的实感。厦门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全覆盖,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建立了覆盖全体市民、分层次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城乡水、电、气、公交、有线电视等实现同城同价;厦门六个行政区均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认定……一件件民生实事,让生活在厦门的百姓共享了跨岛发展的成果,更感受到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温馨与幸福。

在环东海域新城,9月1日,市属名校同安一中滨海校区初中部正式开办,其高中部也即将动工建设。同安一中校长洪志荣表示,未来,该校区将建成一流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集美、海沧、翔安新城,学校也纷纷与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实小等名校“联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嫁接。

医疗方面,岛外新城医疗水平也大幅提升。环东海域首座三甲综合医院,由中山医院任业主,一期建设1000个床位,目前项目已经立项。此外,市第五医院与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托管关系,岛内名医常到翔安坐诊,翔安百姓就近可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翔安澳头人苏元坤,如今过着在岛内上班、在澳头居住的跨岛生活。他回忆,十几年前在岛内读书,去一趟学校得两个小时,毕业后留岛内工作,只好住在岛内。翔安隧道一通车,澳头一下子融入了厦门半小时生活圈,他毫不犹豫搬回澳头住,过上了岛内外一体化的生活。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