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广西旅游资讯>正文

广西来宾:旅游扶贫走出特色路

2016-11-10 来源: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 175 0
【导读】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近年来,该市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特色水果、农产品等产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一批乡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日前,部分中央驻桂及广西媒体走进来宾市忻城、合山、象州、武...

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近年来,该市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特色水果、农产品等产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一批乡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日前,部分中央驻桂及广西媒体走进来宾市忻城、合山、象州、武宣四县,感受来宾市旅游扶贫的喜人变化。

景区带动造福乡里

在忻城县4A级景区——薰衣草庄园里,泮水村村民苏美勤正和十几个同伴铺设草坪,她在这里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在景区拉水浇花的苏树富是个贫困户,去年7月起,他到景区做工,短短一年时间,就买上了电视机、冰箱等家电。“我在这里也就是拔草、种树、种花,和种田没啥两样,工作很轻松。以前半个月才能吃一次肉,现在两三天都能买肉吃。”憨厚朴实的苏树富说。

景区经理廖江历介绍,庄园需要大量人工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植物种植维护以及景区运营服务等,成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大平台。项目不仅直接增加5000余就业岗位,带动周边近800户贫困家庭增收,而且带动周边乡村食宿、农业观光等一批“小微旅游项目”发展,增加就业1200多人。

忻城县副县长李耿介绍,该县还通过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引导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直接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吃上“旅游饭”。“政府在景区门口规划兴建了一个市场,有140个摊位,下一步将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进场经营。”

景区在带动旅游扶贫方面效果显著,“开发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一人参与景区服务,一户实现根本脱贫”的例子不胜枚举。

象州温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古象温泉景区近年来也打造成该县高端度假品牌。随着景区规模扩大,经营走上良性轨道,周边村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据了解,目前,古象温泉景区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0名,农民通过从事度假区公益性岗位、旅游企业务工、自办客栈和农家乐等,实现就地就业。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旅游成为合山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合山市委书记莫莲介绍,该市对矿区遗址进行加固和保护等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挖掘现有资源,发展工业旅游,打造了独具特色的28号铁轨·十里花廊景区。截至目前,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带动了大量周边村民就业。

产业融合引入活水

桂中腹地的来宾,盛产名优土特产。该市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精准制定产业规划,发展各种特色农产业。“特色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如一股不竭的源头活水,在许多乡村结出致富的果实。

走进武宣的三里镇双龙村,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金灿灿的柿子压弯了枝头。2015年,双龙村果园生产鲜果600万斤,村民人均水果纯收入超2万元。如今,在柿子产业的带动下,双龙村的旅游业悄然兴起。

9月24日,双龙村举办了第五届牛心柿果王大赛,游客突破万人,承办客家宴超200桌,现场展销区销售特色产品拉动农民日增收破千元。顺势开办的双龙休闲农庄更是满足了到此游玩的游客,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三里镇党委书记臧志秀向记者透露,“十二五”期间,双龙村有200多户顺利脱贫。

忻城县马泗乡马村的高龙果蔬合作社在党员欧高龙的带领下,经过几年发展,已成为集农业生产、科研培训、旅游观光、生态采摘和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庄。2015年,欧高龙因地制宜,在长达5年的考察下,成功试验种植50亩贵州蓝莓,成为吸引游客的当地特色农产品。目前,该合作社注册资金650万元,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种植面积850亩。27户贫困户在“一站式”服务下,每户贷款入股5万元,当年就可现金分红4000元,还可获赠1000元优质苗木。

象州县填充村镇的喜力村曾经是“烂泥地、破泥房,日子苦熬无人知”的穷村。后来在市县两级部门支持下,大家集资成立“喜力葡萄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推动下,葡萄产业迅速崛起。屯里的致富带头人廖泽胜介绍,全屯已发展葡萄1300多亩,年产300多万公斤,总收入12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500多元,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来宾市旅发委副主任吴红表示,发展旅游扶贫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第三产业来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给贫困村带来资金和投资者,能更好地帮助贫困村找出产业发展方向和精准的产业项目,为贫困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其自身发展力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来宾市逐步形成了各县(市、区)均有重点扶贫产业的格局,百香果、桑蚕、糖橘、牛心柿、葡萄、糯玉米石崖茶等一大批特色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十二五”以来,来宾以“种、养、加、旅、销”五位一体,打造产业扶贫、脱贫升级版,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再加上特色产业的助推,无疑在扶贫攻坚战上有了更稳健的步伐。

挖掘文化提升魅力

来宾市还致力于打造特色名村名镇,把乡贤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打响贫困村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已有一批旅游扶贫项目在来宾各地开花结果。

象州县寺村镇白石村对“两粤宗师”“岭南才子”郑小谷故居进行修缮,重修故居门楼、郑氏祠堂、西笑亭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观。该村将乡贤文化与白石米饼联系起来,每年举办小谷文化周和“白石小谷米饼节”。传统手艺制作的小谷米饼成了白石旅游文化新村的特色品牌。仅此一项,年增收200万元。201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8860元。

武宣县下莲塘村创新“旅游+文化+农业”发展模式,推进特色文化旅游名村建设。该村以花为媒、以节推广,重点开发庄园文化体验、农业生态观光等特色旅游项目,打响了其“鉴史—观园—赏花”的旅游品牌。

武宣古迹众多,人文底蕴厚重,现遗存有刘氏将军第和刘炳宇古庄园两处古建筑。此外,全村每年种植油葵600多亩,每年举办的“金葵花节”,吸引游客30万人次。

忻城县则通过举办土司文化旅游节、金银花节、桑蚕节、薰衣草文化旅游节等,大力推广旅游产业。莫土司衙署、薰衣草庄园等特色文化,融入刘三姐文化民族风情游、巴马长寿养生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联合推介、捆绑营销。

当前,来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截至今年5月,来宾星级农家乐已达103家,星级乡村旅游区达13家,农家乐经营户500多家。2015年,来宾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96.5万人次,经营收入19.8亿元,有力助推了农户脱贫致富。(中国旅游报 孟萍)

推荐阅读
广西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