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大力推进旅游产品业态升级
吐鲁番结合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消费低、产品附加值低板,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品牌,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一是依托自然特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吐鲁番“瓜果之乡”的特色。结合吐鲁番自身特点,持续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具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新产品和线路,进一步打响吐鲁番旅游品牌。打造“万亩杏园、万亩桑园”,形成采摘基地、观赏基地,催生花季游、采摘游产品。开工建设66个葡萄酒庄,开发“酒庄游”特色旅游新产品。利用吐鲁番独特的气候条件,推出“沙疗养生游”旅游产品,疆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推出木卡姆歌舞水果盛宴等产品,引起游客较大反响。
凸显吐鲁番“歌舞之乡”的魅力。发掘吐鲁番特殊优势,招商引资8000万元建设吐鲁番大剧院,年底将完工,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400名观众观看演出。组建乡(镇、街道、场)农(居)民文艺演出队141支,常态化开展吐鲁番木卡姆、那孜库姆等旅游文化活动。培育的“杏花小夜曲”、“葡萄小夜曲”等文化产品,已经产生积极效果。引导市、区县歌舞团,编排《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宝地》等精品舞台剧,帮助企业打造《吐鲁番盛典》,成为“永不落幕的吐鲁番形象”和“流动的新疆礼物”。策划开展“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新疆原创音乐节”,深入开展原创音乐采风、原创音乐会、原创音乐大赛等主题旅游文化活动。推出了《神仙都在吐鲁番》《杏花之歌》《桑葚之歌》等一批融合民族音乐元素、适合旅游宣传推介的原创歌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示范效力得到彰显。
展现吐鲁番特色美食元素。编辑《吐鲁番美食之旅》,开发“美食游”新线路;完善“火洲食谱”,推出了“葡萄宴”、桑葚宴等新菜系,形成集特色食材、餐具、餐饮产品、餐饮生活方式于一体的餐饮文化新体验;大力发展馕、斗鸡产业,建设了民俗美食风情夜市、打馕一条街、牛肉面一条街,着力推进特色餐饮、农家乐、家庭旅馆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建立健全特色餐饮业体系。
二是围绕精品农业开发旅游新产品。采取“旅游+农业”的新模式,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和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精品版在战略上融合,以旅游文化活动为融合载体,开发了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蔬菜采摘节”、“杏花季”、“桑葚季”、“葡萄采摘季”旅游产品,深得游客青睐。依托托克逊通沟村独特的哈萨克民俗风情,举办首届金色田园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培育出新的旅游产品。托克逊县南湖村乡村旅游(花季游)示范基地创建完成,为游客参观提供全方位服务。连续两年举办“吐鲁番蔬菜节”,连续三年开展“新疆第一鲜·吐鲁番桑葚季”,连续四年举行“新疆第一春·吐鲁番杏花季”,连续五年开发“阳光旅游季”旅游产品。2016年,又升级“会节一体”新模式,举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牵头成立了新疆花季旅游联盟,开发了从吐鲁番出发的“花季游”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了集“活动搭台、游客体验、餐饮服务、综合消费”于一体的赏花经济。
三是依托工业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采取“旅游+工业”的新模式,推动新型工业化创业版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的融合发展,谋划布局“工业游”,加快新能源产品生产、组件、安装、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的科普旅游打造步伐,建设低碳旅游等融合项目,重点打造生态低碳旅游新业态;着力培育具有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壹俐绮、吉祥鸟、博斯坦乡就业创业基地等民族服饰、手工艺品、乐器加工企业、基地,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引导和带动群众开办“家庭旅馆”、“青年旅社”,自主创新开发、制作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依托葡萄酒庄建设,大力发展葡萄酒庄游,打造楼兰、驼铃等葡萄酒庄的“葡萄酒庄节”品牌,升级酒庄游、商务游新业态。依托葡萄,形成“吃摘葡萄—品葡萄酒—过葡萄节”的丰富而完整的葡萄文化体验链。

湖北到新疆旅游专列|一日赏四季 千里不换车|18天

武汉到新疆旅游8日游 湖北独立成团 无自费 精华景点暖心赠送

大美新疆北疆旅游专列_2025年北疆环线专列8晚9天品质旅游

【王牌新疆】乌鲁木齐、天池、可可托海、喀纳斯湖、观鱼台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