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浙江旅游资讯>正文

评论:廊桥毁于洪水 文化遗产不能总被雨打风吹去

2016-09-20 来源:杭州日报
1137 123 0
【导读】莫兰蒂台风来袭,福建、浙江304.3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8人、失踪15人,农作物受灾84.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0.73亿元。 “伤人乎?不问马。”防灾抗灾救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是第二位...

莫兰蒂台风来袭,福建浙江304.3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8人、失踪15人,农作物受灾84.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0.73亿元。

“伤人乎?不问马。”防灾抗灾救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是第二位的。但“第二位”不等于不重要,210亿的直接损失关乎经济发展、民众福祉。其中有些损失无法用数字来衡量——9月15日,福建泉州800年古廊桥东关桥毁于洪水;同一天,“廊桥之乡”浙江泰顺,3座国宝级廊桥毁于洪水,它们是薛宅桥、文重桥与文兴桥。

“浙里零雾霾,去泰顺感受廊桥遗梦。”今年1月有微信公众号如此推广泰顺旅游

“昨日廊桥,今夕遗梦。”今年9月16日,一位当年采写过泰顺廊桥的记者发出如此感慨。

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2006年8月台风“桑美”来袭,“廊桥之乡”浙江庆元痛失9座古桥,其中2座为百年绝品。10年之后,悲剧重演。风流,为何总被雨打风吹去?

秋台猛于虎。莫兰蒂洪灾,百年一遇。加之廊桥为木质结构,本就难以承受凶猛洪水的冲击。事实上多数古廊桥包括泰顺此次被冲毁的3座古桥,都有过“重建”的记录,“屡毁屡建、屡建屡毁”似乎就是廊桥永远跳脱不出的宿命怪圈。

目前泰顺有关部门对3座被毁古桥的重建已经启动,当地企业家也发出倡议,为重建廊桥出资出力。重建是必须的,但“重建”终归是“重建”,“重建”之后的古桥已找不回历史的原点;修旧如旧,看上去是旧的,事实上不还是“新”的吗?

薛宅桥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中国桥梁史话》以后如有增订之日,“现桥建于2016年(或2017年)”一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笔。古人的“重建”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然而这样的荣耀对今人而言,恐怕是难以承受之重。因为时代不同了,人类面临的客观条件已有霄壤之别,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已今非昔比。今天人们应该做到的是保护文化遗产不受毁坏,而不是等它们毁坏之后进行“重建”。“重建”易,“保护”难,但如果“重建”有用,还要“保护”干吗?

文化遗产岂能任由雨打风吹去?今天的我们完全有能力、也必须让保护古廊桥跳出“屡毁屡建、屡建屡毁”的循环。至于该如何在技术上让古廊桥免于洪水的冲击,那是专家之学,相信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技术不应该构成障碍。值得一提的是,泰顺3座国宝级廊桥毁于洪水的背后,还依稀可见“过度开发”的影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原本不失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但重“开发”轻“保护”,这种急功近利的思维绝对要不得了。

推荐阅读
浙江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