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广西旅游资讯>正文

能人带动 致富路越走越宽

2016-07-13 来源: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2408 159 0
【导读】近年来,广西西部的一些地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依托旅游产业带动扶贫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旅游开发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路子。不久前,中国旅游报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了“2016美丽中国行?聚焦桂西旅...

近年来,广西西部的一些地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依托旅游产业带动扶贫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旅游开发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路子。不久前,中国旅游报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了“2016美丽中国行?聚焦桂西旅游扶贫”大型采风活动,深入到百色河池等地,了解到这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大石山区的农民因旅游脱贫致富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旅游精准扶贫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直以来,乡村党员、经济能人在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西的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精英的带头作用亦分不开。在桂西地区,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农家乐,而发展初期,农家乐多由乡村中思想开放、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民精英率先创办。通过能人带动,典型示范,逐步走向全村发展,桂西旅游扶贫一直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能人说话有分量

“我们巴平的大米很有名,是富硒米,我们还种有辣椒、西红柿和烤烟……”广西河池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下街屯的覃家爱大爷在巴平村的游客服务中心,滔滔不绝地向来访者介绍他们村的特产。对覃大爷来说,巴平村的发展、景点规划,以及特产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

据了解,覃大爷身兼多职,是有20多年党龄的乡村党员、是下街屯最早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之一、是连续10年为村里打扫卫生的义务保洁员,还是农家乐合作社的社长、管理员……

2009年以来,各级部门在下街屯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进行村容村貌升级改造,修建了文化室、篮球场、风雨桥、凉亭、花圃、青石围栏、排污水渠等设施,对环河21户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凸显民族风情,改造成一栋栋颇具地方特色的白墙灰瓦居民楼。

覃家爱说,“我们屯现在环境那么好,一定要好好维护。”在他看来,好习惯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刚开始,屯里不少人乱丢乱扔垃圾。我见了,都会去说他们,久而久之,村里人改掉了这毛病。其实,好好和他们说,他们都会听。”

正因为怀着一颗公心,覃家爱在村民中树立了威信,被大家推选为农家乐合作社的管理员。除了负责保洁工作,他每天会在屯里的游客服务中心上班,这相当于所有农家乐的服务总台,游客的预订电话都是打到这里,再由覃家爱安排到各家各户接待。有时候他一天能接到20多个预订电话,假期甚至会一房难求。

据了解,南丹巴平乡村旅游区采取“合作社+基地(有机农业)+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合股分成打造巴平特米种植基地,农户通过经营农家乐及农家旅馆、农业生产、花海门票、租赁自行车、休闲垂钓等拓宽了收入渠道,增加了收入。“县里农贸市场的活鸡才卖4元一斤,我们屯里的土鸡卖到30元一斤。发展旅游带动村里的住宿餐饮,明显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以前我们屯村民人均年收入就两三千元,现在能有八九千元。”覃家爱说。

据了解,2015年,巴平乡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合作社门票收入60万元,实现年人均收入9000多元。

发动村民做旅游

走进位于“世界天坑之都”的广西百色乐业县大山上的央林村火卖屯,人们经常能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路边空地上,几个年轻人正在杀鸡宰鸭,一个妇女正在一口大油锅前炸豆腐,还有几个男子正在分切猪肉……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富足开心的笑容。一个抱小孩的大叔说,他们正在准备食材,明天要办回门宴,欢迎嫁出去的女儿回家。

如今,距县城8公里,海拔1300多米的火卖屯已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两旁是一栋栋掩映在树木和花丛中的原木色楼房,窗明几净,给人心情舒朗的感觉,一年到头前来休闲度假、开展户外探险活动的游客络绎不绝。火卖屯的发展,离不开邹龙生、邹应泽两兄弟的引领和带动。

早在2001年,火卖屯还是一个只有80多户人家、几百口人的小村庄,不通公路,用水困难,是县里扶贫点,全屯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年人均还不到400元。

2002年,随着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的开发,乐业丰富奇特的旅游资源也逐步开始为人所知。火卖屯处在大石围天坑群景区内,保存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纯朴古雅的民风民俗。意识到屯里发展的优势所在,乐业县文体局退休党员邹龙生和外出创业有成的邹应泽兄弟,决定回村带领群众搞乡村旅游。

2003年,在一连开了5个关于火卖屯旅游发展的规划和前景会议后,村子里支持搞旅游的人开始变多了。邹龙生兄弟带头投资6万元,发动村民出工,仅用半年时间就修成了一条简易路,解决了游客进入火卖屯的交通难题。全体村民也通过集资入股筹集了12万元加紧道路建设。这一年,兄弟俩本着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深入挖掘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办了屯里最早的,集观光、度假、探险为一体的两个农家乐,并拿出3万元免费接待各地游客,加强屯里旅游宣传。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依托自然条件优势和乐业连年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嘉年华等活动的东风,火卖屯也顺势吸引了大批户外运动爱好者,成了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的终点所在地,也是山地自行车爬坡赛的重要赛段。此外,屯里修建了速降台,供户外爱好者体验速降运动。据介绍,通过高山运动农家乐,火卖屯已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旅游富裕村,一年接待游客十余万人次,平均每户有5-6万元收入,人均过万元。

兄弟带头搞企业

相较于办农家乐对村民的示范带动而言,开办公司、开发景区,对村民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更强,更易使一个村屯的旅游上规模,走上产业化道路,效益自然也更为明显。巴马县、南丹县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巴马县巴马仁寿文化源景区(以下简称“仁寿山庄”)位于巴马县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当地村民邓勇康和邓康兄弟俩抓住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看准敢烟屯地处盘阳河下游南岸,毗邻赐福湖度假山庄的地理优势,依托“唯仁者寿”长寿文化品牌,投资成立广西巴马永康旅游养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兴建以“长寿文化、长寿美食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巴马首个融观光、文化体验、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与休闲养生度假山庄。

据了解,永康公司自2011年创建以来,以仁寿山庄为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当地资源,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直接与农户进行合作、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分享收益。公司共吸纳62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49人。仅2015年,该公司就吸纳村民就业44人,其中贫困人口35人,人均年收入从2010年的2000元提高到2015年的1.5万元。

在仁寿山庄担任经理的王雪磊今年28岁,是嫁到平林村塘乐屯的媳妇。她说,在进入仁寿山庄工作之前,她和丈夫在家靠种地、养猪过生活,一年只有5000多元的收入,维持着7口人的开销,日子很艰难。仁寿山庄自2012年开业,她从服务员做起,现在升到了经理岗位,收入也从刚入职时的1000元涨到了现在的2500元,家里的经济情况大有改善。丈夫和其他村民种的玉米、红薯,养的土鸡还可以卖给景区或者游客,又增加了部分收入。

 南丹下水洞湖乡村旅游区采取“能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生态观光农业+旅游服务+新农村”的方式发展产业。下水洞湖片区位于八穿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核心范围内。多年来,当地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着清贫日子,2011年调查统计显示,片区内119户群众中,45户是贫困户。从2012年开始,南丹整合资金2300多万元,实施通屯旅游环线道路硬化、停车场、旅游公厕、立面改造等项目。广西融道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何振武等人出资成立了下水屯种养专业合作社,租下屯内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当地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按入股份额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也可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入。

合作社流转土地26.67公顷,发展社员140人,其中贫困户社员43人,种植猕猴桃、砂糖橘等水果及格桑花、菊花等观赏花卉,引来了大批游客采摘和观赏。合作社还组织群众开办了农家乐7家、农家旅馆两家。其中贫困户袁国康开的“袁老二”农家乐名气最大,去年经营额超过18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致富明星的华丽转变。该片区去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在当年精准扶贫中,下水屯宣布全部脱贫,成功摸索出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邝伟楠 孟萍 杨秀峰

推荐阅读
广西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