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浙江旅游资讯>正文

30家西湖会所全部转型 让老百姓走得进坐得下留得住

2015-12-10 来源:人民日报
542 59 0
【导读】原标题:浙江省纪委逐一实地检查,杭州市制定“一所一方案” 30家西湖会所全部转型 让老百姓走得进坐得下留得住 本报杭州12月8日电 (记者江南)1000平方米的展厅摆满了120位设计师、60多个品牌的文化创意...

原标题:浙江省纪委逐一实地检查,杭州市制定“一所一方案” 30家西湖会所全部转型 让老百姓走得进坐得下留得住

本报杭州12月8日电 (记者江南)1000平方米的展厅摆满了120位设计师、60多个品牌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气息浓厚的品茗会、读书会、陶艺体验等活动,都可以免费参与。杭州西湖边南山路上的“西湖101创意会客厅”12月初刚开放,就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停留。这一开放式的公共文化空间,前身是高档经营会所“钱王美庐”,它的“变身”,标志着西湖周边30家会所全部完成转型。

今年以来,浙江省纪委连续三次对西湖周边会所关停转型情况逐一实地检查,没有发现“会所中的歪风”反弹现象。目前,全省98家占用风景区、公园和历史文化建筑等公共资源的私人会所,已关停19家,转型77家,期满收回2家。

2014年1月,浙江专项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依法依纪关停风景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办的会所等高档经营场所。其中,30家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会所先后关停,“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

这些景区内的会所如果“一关了之”、大门紧锁,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让这些原来的私人会所找准定位、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实现长效治理,避免“雨过地皮湿,风过草抬头”的反弹回潮。

为此,杭州市制定“一所一方案”,科学规划和管理景区公共资源空间内的市场行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业态提升规划》明确将文化性、公益性作为转型方向,还通过修改《杭州市公园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园内设立为特定群体服务的会所会馆等非公益性场所”。

这30家西湖会所,转型成功一家、向公众开放一家。去年1月,曲院风荷公园内的“西湖会”率先转型,开设了走平价消费路线的“开心茶馆”,今年年初,又挂牌成立“湖畔影社”,已组织举办50多场摄影展、培训讲座,成了摄影“发烧友”的聚集地。经营负责人楼明说:“无论怎么转型,肯定不能走回头路。西湖边的公共场所要让更多老百姓走得进、坐得下、留得住。”

位于北山路的历史建筑“菩提精舍”,曾被用作企业会所,关停会所后启动整体保护修缮工程。今年5月1日,“菩提精舍”以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的面貌重新开放,供公众免费参观。据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介绍,像这样的展馆如果选址新建,需要近8000万元,而现在只投入了几百万元。

同为历史保护建筑的“抱青别墅”,在关停经营高档餐饮的会所后,今年8月开放为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诗词书法作品展、“荷风桂雨”主题中国画展等展览,展出档期已排到明年4月。杭州市民吴军走进这里,边欣赏画展、边拍摄。他说,退休十余年间一直遗憾不能走进“抱青别墅”,“现在的展览贴近生活,又带有艺术性,应该大加点赞”。

会所转型升级、重新亮相,“公共资源回归本位,这是为民办实事最强有力的举措之一,也是践行群众路线、落实‘三严三实’的最好体现。”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党委书记朱雅仙说。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刘颖表示,今后将加强日常督查,防止会所歪风反弹,让转型后的新业态与西湖自然环境、文化底蕴更匹配,实现环境、文化与经济共赢。《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09日 11 版)

推荐阅读
浙江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