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景区资讯资讯>北京旅游资讯>正文

“春节景区禁涨价”下了一招民生棋

2015-01-2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1103 41 0
【导读】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部署加强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对于春节假期期间客运票价和景区票价违规上调的,将进行查处。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部署加强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对于春节假期期间客运票价和景区票价违规上调的,将进行查处。各地市民遇到价格问题可拨打12358进行举报。(1月20日《京华时报》)

  这些年,一到“逢年过节”时,景区便开始谋划着“涨价大计”了,“趁节打劫”的态势异常明朗。明的涨价景区不敢乱来,但暗的涨价景区便是屡试不爽。本来一个景区就是一张“通票”,但到了节假日,“票中票”、“南门票北门票东门票西门票”等便“齐上阵”了。景区门票看起来还是那么多,但你要玩下来,花的钱可要不少了。景区到过节时这样的“变相涨价”,早已为游客所不爽、为公众所诟病。
  在这样的境况下,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春节期间景区不得违规上调门票,显然是在给景区敲警钟。对游客而言,这则是一招民生棋,因为游客出行的成本,在理论上会因为禁令而有所减少。不过,这样的行为,仍然只是一种例行动作,也只是一种常识重申。
  众所周知,根据我国《旅游法》第43条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同条还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需要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以此审视可知,无论什么节假日,只要没有征求过民意,景区门票价格就没有理由涨价或变相涨价。
  遗憾的是,尽管法律有明确规定,且相关部门的禁令无数,一些景区仍然会顶风作案。何以至此呢?一方面,这源于监管者本身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多地方的景区涨价,背后充满了地方政府创收的冲动;另一方面,则源于景区的门票依赖,对一些景区来说,其大部分的收入,均来自于门票,在人数多的时候,其肯定要捞上一笔。尽管公众早已论定,这般做法是竭泽而渔,但现实条件注定了一些景区不可能听进去这样的真知灼见。
  在景区转型过程中,一个被说烂的例子便是杭州西湖:从2002年10月起,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还湖于民的5A级风景区,虽然每年失去了500多亿元的门票收入,但是西湖并没有因此而亏钱,反倒比以前赚得更多了,因为来的人更多了,消费得也更多了,这是一条产业链,比单纯的门票收入强多了。在如今各地景区仍然热衷于“涨门票”的境况下,这样的例子有必要再次拿来说事,因为其为景区转型成功是一个范本。
  简而言之,要禁止景区涨门票的冲动,需要禁令更需要倒逼景区转型。只有景区告别了门票依赖,有了更多的产业链,其才不会老想着在门票上动手脚。也唯有如此,相关部门才无需像念经一般重复着“××节降至,对于××节期违规涨门票的景区,将进行查处”。
推荐阅读
北京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