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打好生态文明的"组合拳" 专家学者为鼓浪屿建言献策(图)

2014-04-12 来源:厦门日报
1052 33 0
【导读】木棉花开,鼓浪屿美如画。 厦门要美,鼓浪屿首先要美。如何雕琢鼓浪屿的美,才能让她实至名归地成为“美丽厦门”的精华版?昨日下午,我市召开《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专家座谈会,8位来...

木棉花开,鼓浪屿美如画。

  厦门要美,鼓浪屿首先要美。如何雕琢鼓浪屿的美,才能让她实至名归地成为“美丽厦门”的精华版?昨日下午,我市召开《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专家座谈会,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提出一系列兼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真知灼见。

  市委市政府对鼓浪屿整治提升工作高度重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整治提升的成效日益显现;《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将为这项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专家们认为,《意见稿》思路清晰、内容完善,特别是对鼓浪屿“文化社区+文化景区”的发展定位,以及据此提出的“高尚的文化之岛、优雅的宜居之岛、精致的旅游之岛”的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为下一步整治提升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鼓浪屿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减量’。”“下一步要在鼓浪屿的管理体制上多下功夫。”“对鼓浪屿进行整治提升,不是单纯地治理环境,而应重在生态文明的综合建设。”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对鼓浪屿的客源流量、业态改造、景区布局、文脉传承等方方面面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8位专家学者,分别在城市规划、设计、建筑、旅游、文化等方面颇有建树。

  关键词

  减量设想

  利用经济杠杆

  尝试预约制度

  有个规划理念,被专家们频频抛出——减量。

  “假设有一间会议室,容纳十个人的时候,大家感到非常舒适。这时人再多两倍、十倍,同样的会议室,舒适感便会荡然无存,鼓浪屿就好比这样一间会议室。”首先开启话题的潘安建议,针对目前岛上游客总体过多的状况,做出调整,达到游客减量。

  具体如何减量?潘安提出两种在外地景区已有成功实践经验的“常规手段”。

  一是运用“经济杠杆”,比如设立“一票制”、“大票制”或其他一些价格手段,藉此平衡游客数量。王唯山同样提出“用经济杠杆调控客流”的建议。

  预约制度,是潘安建议的另一个“常规手段”。预约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景区每日限额接待,一定比例的游客需要提前预约才可上岛游览。

  陈秉钊则建议采取“半预约制度”——一边采用传统预约制度,另一边对无预约的游客也不完全限制,而是提供一条控制逗留时间的“快览”路线。

  “预约还可以这样:大面放开,局部预约。”王绍森则提出“局部预约制度”,他建议,游客上岛不必预约,但可对岛上一些重点景点采用预约制度。

  除了“人员减量”,不少专家还提到了“建筑减量”。在专家们眼里,岛上0.48的毛容积率已然相当于一个“拥挤的别墅区”,对鼓浪屿进行建筑减量,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首先要“减”的,就是岛上的违法建筑。

  关键词

  旅游线路

  根据游客需求

  设计不同路线

  为岛上客流做减量,与会专家还提出另一种思考方式——提高游客游览观光的效率。

  “1996年我第一次上鼓浪屿游览时,游客十分稀少,街巷‘冷冷清清’,走在路上还能隐隐听见琴声。”潘安用语言勾勒出记忆中“慢生活”的鼓浪屿,在他看来,为了让渴望深度游的游客“慢”下来,可以适度提高“浅度”游客的观光效率,“在旅游线路设计上花心思,开辟一条快速观光路线,将游客想看的、最值得看的经典景点纳入其中,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对景点的参观。”   

  陈秉钊与崔功豪也建议在旅游线路管理上“做文章”。“就像听音乐会,靠前排的价格高,较后排的价格低,两者的享受也完全不同。”陈秉钊把音乐会票价的等级分类模式嫁接到鼓浪屿的旅游线路问题上: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将旅游线路按照等级分类,崇尚高端之旅、深度游玩的游客可选择高价线路,而只想“快餐式”游览的游客就可选择相对“速成”的低价线路。

  崔功豪则建议按照游客不同需求设计文化游、观光游等路线,按照市场规律对旅游路线等级分类的同时,也是在对游客群体进行划分,一来提升游览效率,二来也让游客能“各取所需”,提升游览满意率。

  关键词

  风貌建筑

  直面产权不明房

  主动介入“认养”

  保护岛上以风貌建筑为主的文化遗产,得到专家们一致认同,但是,这又带来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鼓浪屿建筑权属分公房、私房、公私混合房、单位自管房和产权不详房五类,其中产权不详房以43%的比例“独占鳌头”,这恰恰成为岛上风貌建筑保护的一大阻碍——按照现有的操作惯例,对于产权不明的建筑,部门不便介入保护,往往只能任它自生自灭。

  专家们认为,这样的现状,需要改变。

  陈秉钊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产权不明,意味着保护的主体不明,保护责任也就无从谈起,建议政府要对这些产权不详的房屋尽快明确主体、责任。陈秉钊还举了个例子:镇江有一所老宅采用责权统一的方式,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案例奖,值得借鉴。

  王绍森则建议政府部门主动设立专项,对于风貌建筑,即便无人申请,也要积极主动介入“认养”。

  关键词

  景区布局

  适度开发西北部

  均匀分布客流

  “南热北冷”、分布不均,是与会专家对鼓浪屿客流与业态分布局面的统一概括。

  多位专家都谈到,上岛游客数量的庞大,本就让仅有1.87平方公里的小岛长期背负“不可承受之重”,分布不均的客流走向更加剧了“负担”,“合理分配,均匀分布才是解决之道。”

  “从前,岛的西北部有造船厂、灯泡厂,近年来逐一迁出,地空出来了,但去的人也少了,”王唯山建议,要解决游客分布不均,可在岛的西北部适当“做加法”,“既然要做高尚的文化之岛,就要契合岛屿气质,从文化入手,”王唯山提出假设,在西北部开发主题公园,涉及主题可与音乐、美术等领域相结合,让游客“流动”起来。不过,在“做加法”时,切记谨慎、得当。

  均衡客流业态的同时,完善岛上其他品类业态也要跟上,“民以食为天”,岛上餐饮问题被作为重点提起。当前一日游的普遍游览模式,意味着游客至少要在岛上吃一餐,基于这样的现状,王唯山提出设立集中用餐点的建议,引进厦门本土老字号品牌,解决游客“吃饭问题”的同时,既彰显了特色,也维持了秩序。

  既要有鼓浪屿南北的“小均衡”,还要有“纵观全局”的“大均衡”,赵景柱建议,要处理好鼓浪屿与厦门岛的关系,将厦门岛视为“放大了的鼓浪屿”,更多地开发厦门岛的旅游景点,让她承载景区和商业功能,因为,“厦门岛是最适合发展旅游的岛屿”。他同时建议,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切入,对岛上业态布局进行调整。

  关键词

  科技手段

  拍摄全息影像

  完善智能体验

  合理运用科技手段,也是专家们对鼓浪屿发展的一项“新思考”。

  “鼓浪屿的美景,也可用虚拟体验来向世人展现!”王绍森以厦门大学的成功经验作为示范,提出对“鼓浪屿全息影像”的设想:将岛上的一砖一瓦悉数拍入,拼接成鼓浪屿的全息影像,结合网络地图,让游客在网络上也能体验鼓浪屿的原真性,扩大鼓浪屿的影响力。

  建成智慧之岛,是林德荣为鼓浪屿提升迈向科技之路的思考方向:推出无声电子导览系统、实现全岛WiFi覆盖,让游客利用掌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即可自助导游,为遏制“野导”乱象在科技层面提供基础。彭一万也建议,可通过“云计算”等科技手段,配合预约制度对游客提前做“预约量预告”,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文/记者 黄晓波 袁舒琪 陈冬 图/记者 陈立新)

  专家阵容

  潘安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级规划师

  陈秉钊

  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导

  赵景柱

  中国科学院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崔功豪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王绍森

  福建省首批建筑设计大师、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王唯山

  福建省首批规划设计大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彭一万

  厦门市文化局原局长、鼓浪屿申遗顾问

  林德荣

  厦门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