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黑旅游”为何屡禁不止?
1月11日,私自搭乘渔船赴西沙旅游的23名“驴友”经历4天“海上惊魂”,终于安全抵达三亚。当驴友们还没从这次“黑旅游”的惊悸中缓过神来,不少所谓的“西沙旅行团”又将启程。在西沙旅游尚未正式开放前,私自搭船前往西沙的行为均被视作非法。是何原因让西沙“黑旅游”屡禁不止?
非法西沙游公开叫卖
1月8日,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一名沈先生报警称,有23名游客和一名导游乘坐“琼临高113098”渔船游览西沙群岛时,遭遇风浪,船只发生机械故障,被困在西沙群岛鸭公岛海域。经过近4天的紧急救援,被困游客于11日安全抵达三亚。
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非法西沙游仍在各种渠道中公开叫卖,丝毫未受此次事件影响。打开蚂蜂窝网、K2户外旅游网、乐途旅游网等“驴友”群体聚集的旅游网站,相关论坛和分享区有不少关于西沙旅游的游记、攻略。
非法组织者铤而走险
记者了解到,网络上非法组织西沙旅游的行为从2004年就存在,之后每年呈增长态势。
三亚市一名组织过西沙旅游的许先生透露,现在对私自拉游客去西沙的船舶负责人罚的少,而去一趟利润又很高,这才让非法组织的西沙旅游有生存土壤。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船舶擅自进入、停靠国家禁止、限制进入的水域或者岛屿的,对船舶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相对于1000元以下的罚款,单去西沙一趟的利润则非常可观。据此次被困的张女士介绍,他们一行平均每人交纳“市场价”8500元给“导游”符华恩,23人就将近20万元。
渔船缘何变“旅游船”
旅游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西沙“黑旅游”的船只大多数是渔船。渔船缘何变成“旅游船”,出海之后监管部门为何没有采取措施进行管理,渔船船籍港对渔船监管是否存在漏洞值得深思。
“驴友”张女士告诉记者,此次出事渔船“琼临高113098”为一艘吨位不到90吨的小渔船,而且是报废船只,整艘船只装有一个马达,导航系统落后,也没有卫星电话。
海口民间旅行社总经理赵沾认为,西沙旅游即将开放,非法组织的“黑旅游”严重冲击了正常市场秩序。这些人根本不具备旅游服务资质,不可能为游客提供正规安全的服务。针对此类非法行为,相关部门的监管严重不到位。

长沙到三亚旅游线路,长沙到海南三亚双飞5日游(高端纯玩团)

三亚蜈支洲岛一日游,零自费无购物三亚1日游

文昌出发三亚三日游 海南跟团游 海南旅行社 三亚全包无自费游

海口周边一日游 海口周边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