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政策法规资讯>辽宁旅游资讯>正文

沈阳市召开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

2012-03-14 来源:沈阳市旅游局
1763 152 0
【导读】3月12日,2012年沈阳市旅游工作会议在沈阳北约克维景国际酒店举行。会议上总结了2011年沈阳市旅游工作并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详细信息请见报道。

  3月12日,2012年沈阳旅游工作会议在沈阳北约克维景国际酒店举行。副市级干部沙波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旅游局局长柳秀芝总结了2011年沈阳市旅游工作并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小平主持。各区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区县旅游局局长和沈阳市各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和旅游院校和新闻媒体的代表参加会议。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指导下,2011年我市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旅游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业的发展成效更加显著。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2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3.3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在2011年全国五十个重点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全国领先。在全省旅游工作绩效考评中,获得综合排名第一。

  1.全市对旅游产业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大格局。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全市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市政府制定的全市“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将文化旅游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2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海波市长出席并讲话,全面部署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目标。还成立了以海波市长为组长、波涛同志为副组长的沈阳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发改委等18个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市人大、市政协分别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了旅游业大调研活动,并将旅游业发展专题列入市政协主席会议和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议题。全市各区县党委、政府将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位置,确立为支柱产业,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上下联动的旅游发展大格局。

  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完成了“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着眼于优化旅游发展空间,积极指导各区、县(市)制定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的专项规划,进一步明晰了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全市旅游基本形成了以产业集聚、旅游项目、特色精品、新兴业态并发,都市旅游、县域旅游、区域旅游三环纵深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有力推进棋盘山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建设温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拓展冰雪、文化旅游的内涵和接待能力。高起点提出了构建铁西、大东两大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构想,推进铁西工业旅游集聚区和大东工业旅游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逐步形成富有产业特点,极具产业特色的旅游融合产品体系。

  3.产业品牌特色更加突出,产业竞争实力明显提升。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龙之梦阿拉伯主题公园、奥特莱斯等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并陆续开业。于洪区小韩村温泉、新民市兴隆堡温泉创建4A级精品景区,沈北新区永盛温泉项目和于洪区温泉新市镇项目开工建设,使我市温泉旅游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发展优势和潜能凸显。去年已开工建设温泉项目4个,打温泉井17眼,签约项目25个,投资额达505亿元。这些项目大大提升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填补了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空白。沈北新区成功引进全国最大的万亩薰衣草公园、稻田画及棋盘山向日葵花田等现代农业观光项目,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特色和档次。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乡村旅游现场会,推广了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和作法。“百万市民看沈北”和“百万市民看铁西”活动,以生态休闲度假游和农业、工业文化观光游相结合,对于促进全市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壮大,推动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沈阳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旅游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展了“中国旅游日”辽宁(沈阳)主会场主题宣传活动;赴内蒙、北京、天津、河北等国内城市和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宣传促销。组织旅游经营单位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等各类展会。邀请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30余个境外城市来沈交流。打造冰雪节和旅游节等节会品牌。成功举办了沈阳国际冰雪节、沈阳国际旅游节、台湾美食节、采摘节等节会活动,节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5.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加强旅游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修改和完善了旅游执法、重大事项决策等60余项旅游依法行政制度,重新修订和完善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细则》和《沈阳旅游管理规定》。加快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组织实施了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资设立了旅游呼叫中心,成功申办了96233服务短号码,实现网络、电话两个窗口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以迎全运为契机,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评价,推进全行业诚信建设。我市在全国五十个重点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全市有6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故宫博物院、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黎明国际酒店和沈阳市海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两名职工被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

  6.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区域旅游发展更加协调。参加东北“4+1”城市开展的赴西安、兰州等西北城市的促销活动,重点推出了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冬季冰雪之旅、生态休闲之旅、工业之旅等旅游产品。推进沈阳经济区城市的资源整合,开辟了农旅结合、商旅结合、工旅结合、文旅结合等96条经济区旅游线路,形成了八城市旅游路网联动的全新格局,进一步放大了沈阳的旅游资源,实现了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2012年沈阳市旅游业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继续坚持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以国务院41号文件为指导,围绕我市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的总体要求,按照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项目建设和城市营销为载体,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目标是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旅游总收入7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1.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旅游产业体系。以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2012年旅游工作要点为依据,研究制定加快全市温泉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工业、农业、交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创新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合理模式。推动文化旅游示范区、聚集区建设,探索旅游与文化共同发展的新途径。加强对国务院41号文件落实情况的调研,制定加快促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机关专项扶持资金,充分发挥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形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机制。

  2.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旅游聚集区建设,以棋盘山旅游聚集区建设为牵动,打造以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酷贝拉青少年体验基地为龙头,蒲河滨水景观带为轴线的国家级娱乐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扶持以中国工业博物馆为龙头,以宝马汽车生产线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旅游,提升铁西区工业旅游和沈北生态旅游的影响力,打造沈阳工业文化旅游聚集区和沈北生态旅游示范区,形成产业资源要素聚集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市旅游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康平卧龙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工业、农业、水利、林业、经贸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口,推进旅游大产业格局的形成。将中街、太原街打造成具有沈阳区域特色的餐饮、购物街。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推动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3.加快培育温泉旅游等新业态,推进温泉旅游又好又快发展。以市政府【2012】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温泉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从打造温泉产业、构建温泉产业链出发,立足资源,放眼长远,强调差异,突出特色,制定温泉发展规划及项目建设计划。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温泉旅游的成功经验,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温泉旅游经营和管理经验,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打造以温泉经济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环城产业带。要以新民兴隆堡温泉城、于洪区小韩村温泉、沈北新区永盛温泉、棋盘山温泉谷项目为龙头,全面推进环城温泉产业带建设,构建集温泉度假、康体养生、休闲娱乐、商务会议及主题地产于一体的温泉旅游产业。着手制定温泉旅游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温泉旅游的发展,提高温泉旅游服务质量。

  4.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提升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积极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推进华强文化产业园和酷贝拉欢乐园的建设,积极建设中国版“迪斯尼”和东北地区最大的体验式娱乐产业基地。将清文化、近代史、冰雪、温泉、湿地、工农业等旅游产品打造成我市精品旅游景区。在全市开展“沈阳十五大精品景区”评选活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及文化、科技和艺术含量。利用沈北新区的旅游聚集效应,在我市北部地区着重发展以香草、花田、向日葵以及农业科技园区项目为龙头的创意农业和观光农业。完善以马耳山的万亩果园、杨城寨的千亩菜田项目为龙头的“农家乐”旅游产品,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工业旅游精品,协调推进铁西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对游客开放,提高工业旅游的创意性、参与性和体验感。以中国工业博物馆建设开馆为契机,以建设大路工业文化景观带和卫工街工业文化休闲带为轴线,深度开发工业遗产游和企业生产游,形成工业旅游消费热点。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十二运为契机,推进以旅游咨询中心、集散中心和呼叫中心为标志的沈阳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投诉、购物、自驾游等公共服务。在主要交通干道建立健全旅游景区交通指示牌,实施国际通用公共信息符号建设;协调有关部门推进公交线路向各主要景区(点)延伸和延时,从整体上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和旅游核心竞争力。

  5.加强国内外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努力提升城市形象。继续坚持以国内促销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游,有序发展出境游。深入拓展东三省、京津鲁、长三角和珠江三角区的国内重点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加大对日韩、港澳台、东南亚和俄罗斯入境市场的开发力度,推动台湾入境游的增长。组织区县(市)政府、旅游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北方等旅游交易会,在展会举办在及周边城市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在国际旅游市场促销方面,以中日邦交40周年、中俄旅游年、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加强同日韩俄旅游业的合作互动。同时加强与境外友城、媒体及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举办活动,播放专题片、城市形象广告等形式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在国内促销方面,采取个性化促销方式,有重点、有区别地推行推广。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产品、不同客源市场,推出城市宣传主题,明确宣传重点,有计划进行集中推广,制作城市形象宣传片,在火车站、飞机场、地铁通道等地开展旅游公益广告宣传。

  6.大力实施“名片”工程,打造沈阳自己的旅游品牌。继续办好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等节会活动。组织好“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假日旅游活动,积极发展假日经济。开展“城市旅游金招牌”评选和“城市旅游之最”发现等活动。以城市为主题,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评选一批包括名乡镇、名产品、名旅行社、名景区等为特色的“城市金招牌”。加快发展七星湿地旅游产品、大力开发艺术水稻农业观光项目,打造蒲河生态廊道,推进珍珠湖旅游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继续推广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城市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以“一日游”、“半日游”、“二日游”等短线游产品为重点,推出十大乡村旅游特色线路和工业旅游线路。继续开展好百万市民“看沈北”、百万市民“看铁西”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出旅游观光巴士,连接起城市的风景和风情,促进旅游交通综合配套水平的提升。在全市开展沈阳旅游形象标识设计赛。加强区域城市旅游合作,发挥沈阳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城市连接带的建设,带动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发展。继续推进城市间的旅游合作,推动城市间互为目的地、互为客源地。召开区域城市旅行商大会,互换客源,实现城市间的客源市场共享和旅游资源的共享。

  7.创新旅游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质量。以“十二运”为契机,全面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切实做好旅游安全工作,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一是推进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推进旅游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着力抓好诚信旅游,使诚信旅游和品质服务成为旅游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执法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和信誉评价机制,不断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和投诉受理,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维护游客合法利益。二是不断强化旅游安全工作,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落实规章制度,降低旅游安全风险点。以强化旅游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等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旅游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旅游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救援保障能力。加强旅游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月宣传活动。三是加强企业改组、改制工作,壮大产业实力。坚持对外开放,增强企业活力。加快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在探索建立大型企业集团的思路和模式上先行先试,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充分研究资本运作方式,以资本、资产为纽带,实现强强联合,培育旅游企业集团。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境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本土企业投资沈阳旅游综合体项目。

  8.扎实抓好旅游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提高旅游教育水平。要探索建立旅游人才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形成区域性旅游人才市场。分层分类搞好旅游培训,特别是加强一线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礼仪,提高个人素质。通过开展服务技能大赛,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要搞好导游员(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和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的选拔赛,在全市开展百名明星导游员评选活动,树立行业技能服务标兵,在全行业营造一个抓服务、争一流的健康发展氛围。

推荐阅读
辽宁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