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两马同春闹元宵”展望:在地国际化 国际在地化

2012-02-06 来源:福建日报
1000 76 0
【导读】随着“小三通”的开启,十年前,也拉开了“两马同春闹元宵”的序幕。当年,双方还常常为了嘉宾位子如何摆放等琐碎问题争论不休。如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已然成为“两马&rd...

  随着“小三通”的开启,十年前,也拉开了“两马同春闹元宵”的序幕。当年,双方还常常为了嘉宾位子如何摆放等琐碎问题争论不休。如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已然成为“两马”人民在元宵节这一天约定俗成不可或缺的活动,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新的思考也逐渐产生——如何突破既有模式,把“两马同春闹元宵”从短期活动上升为一种“两马”旅游文化,并向国际化发展。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李青松多次来马祖参加“两马”闹元宵活动。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两马”闹元宵现场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因为春节、中秋节等通常以家庭聚会为主,相对而言,元宵节的参与性是最强的。所有人这一天都要出门赏灯,看踩街,这是两岸中国人在一年之初最热闹的嘉年华。而“两马”闹元宵又是两岸借传统佳节合办的最有特色的活动之一,既不失传统中国味,又融入了“两马”各自的文化,不但应该有两地人民的参与,更应该向全世界推广。西班牙传统的斗牛节、西红柿节等早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吸引的游客数以万计,而中国目前在国际上有高知名度的全民嘉年华活动还寥寥可数。“两马同春闹元宵”完全可以朝这个方向发展,让传统在地佳节活动国际化,同时吸收国际文化丰富其内涵。

  那么,如何把“两马”闹元宵办得既有在地味又有国际味呢?马祖文化局专员吴晓云认为,首要就是要把本土文化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马祖的大部分居民都是从福州、闽东地区迁居而来。因为独处一岛,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文化保留较为完整。这几年,马祖和福州的文化互动频繁。马祖的小学现在通用的《福州语——母语教材》就是和福建师范大学合作编订的。而福州举办的福州话原创歌曲比赛的获奖歌曲也被放到了马祖的网络平台上,吸引了许多马祖人下载。这些“两马”合作的创作都可以在“两马”闹元宵的平台上展示,充分体现本土文化的特色。此外,由于马祖的泰国新娘日增,今年这些泰国姑娘不但来马尾闹元宵,还带来地道的泰国歌舞表演。嫁到马祖的台湾少数民族姑娘今年也献上了原汁原味的台湾少数民族舞蹈。这些都大大丰富了“两马同春闹元宵”的文化内涵,使其具备了其他地方元宵文化所没有的元素。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热闹一宿的元宵闹完,“两马”效应如何延续,是福建师大历史学院副院长谢必震这两年最关注的问题。他表示,其实“两马”之间在旅游上互补性很强,应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马”的旅游深度合作。马尾船政开启了中国现代造船史和海军史,马尾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作为“闽江口的珍珠”马祖,则拥有独特的战地风光和被誉为马祖“地中海”的古厝群等。但现在,闽江游轮开到马尾就回头了,非常可惜。如果可以把旅游路线延伸到马祖,未来“两马”航线或许将不仅仅是“小三通”的便捷通道,还将成为两岸之间最具特色的旅游路线之一。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