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如何解决闹市区“如厕难”? 市区今年将添14座公厕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我市不少人大代表都提出要加快建设公厕。记者昨了解到,市城管部门近期作出答复,表示从今年起三年内,每年建设5—8座公厕。
“如厕难”令人尴尬
市民张先生家住新世纪花园,他说,目前扬州正在创建文明城,整个城市的形象大为提升,但就是有些人不讲文明。就拿新城河路来说吧,经常看到有人把车停在路边,在河边小便,太不文明。
对此,一些市民提出了建议。李女士说,经常看到有少数出租车司机随地小便,觉得这是给扬州抹黑,但后来想,如果多一些公厕,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事实上,出租车是城市的流动窗口,公厕是城市的文明要素,从出租车司机如厕难反映出我们城市形象中亟待弥补的缺憾。
的确,如厕难是一个现实问题。在不熟悉的地方找不到厕所,想“方便”的时候看见厕所又没处停车,上厕所对出租车司机来说,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采访中,不少的哥的姐表示,上厕所不方便,他们只能少喝水。
代表建议
市区范围内多建公厕
为解决城市如厕难问题,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宋建国提出《关于建成区范围内科学设置公厕并不断提高公厕服务功能和水平的建议》,市人大代表罗玉林等10人联名提出《关于在市区范围内建设公厕的议案》。
市人大代表提出,城市发展到哪里,公厕就应该建设到哪里,而公厕的建设规划却没有出台强制性规定。新建住宅小区没有按照规定配套建设公厕。如广陵区骏和天城、运河一号等小区都没有公厕,甚至没有建设公厕的意向和打算。由于“寸土寸金”,越是高档的小区越不愿意建设公厕。
宋建国建议,公厕建成使用后还需要专业的管理和日常的维护,市直管公厕已经全部免费向百姓开放,一些中高档厕所免费后无专人看守造成偷盗、破坏严重导致维修费用急剧增高,仅广陵区一年损失就在30万元以上。要加强对公厕的日常管理,坚持主干道两侧“一人一厕”、街巷等其他地域公厕“一人四厕”的管理制度。
部门答复
今年市区拟建14座公厕
对于市人大代表的建议,市城管部门日前作出答复,将配合规划部门做好公厕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城市环卫设施建设“三同时”制度,坚持城市改造、建设发展到哪里,公厕就规划建设到哪里,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把公厕规划纳入局部和区域规划,尤其要突出一些重要干道两侧以及人流量大区域的规划布点,并与周边开发建设项目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资金纳入项目建设成本之中,解决公厕规划难、资金筹措难的突出问题。
结合城市整治、开发同步规划建设,做好局部区域公厕的事后补课建设,从2011年起用三年时间,每年建设5—8座公厕,所建公厕既要选址规范,又要提高建设的档次,达到Ⅰ类公厕标准。今年市区拟新建14座公厕,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之中。同时积极落实主干道两侧、重点区域公厕“一人一厕”、街巷等其他地域公厕“一人四厕”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厕的日常管理水平。

上海到苏州一日游 上海出发苏州一日游 苏州旅游攻略 旅游报价

武汉到华东旅游线路 江南味道华东五日游 华东旅游纯玩

深圳去华东纯玩团多少钱 上海杭州乌镇苏州寒山寺4天双飞游

石家庄到华东五市 苏杭 扬州 乌镇 绍兴火车双卧七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