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河南旅游资讯>正文

信阳市召开庆祝首个“中国旅游日”暨2010年度旅游产业发展表彰大会

2011-05-2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930 64 0
【导读】5月19日上午,繁花似锦的信阳市百花园显得格外迷人,鲜艳的锦旗迎风招展。信阳市庆祝首个“中国旅游日”暨2010年度旅游产业发展表彰大会在百花之声大剧院隆重召开。会议就2010年及“十一五”全...

   5月19日上午,繁花似锦的信阳市百花园显得格外迷人,鲜艳的锦旗迎风招展。信阳市庆祝首个“中国旅游日”暨2010年度旅游产业发展表彰大会在百花之声大剧院隆重召开。会议就2010年及“十一五”全市旅游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形势,对 2011年旅游工作进行了部署,对2010年度旅游发展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各县区递交了2011年度旅游工作目标责任书,部分先进单位和代表作了经验介绍。 




   

  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张春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继先,河南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原副主席廖长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刘世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梁其贵,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绍文,市长助理尹建基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市旅游局全体成员,各县区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县区长,县区委宣传部主管副部长,鸡公山管理区、南湾湖风景区负责同志;各县区有关局委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机关及其二级机构的负责同志,各高校旅游系负责同志;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旅行社以及特色旅游乡(镇)村的主要负责人;驻省、驻信新闻媒体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记者朋友等近千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由市长助理尹建基同志主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继先同志宣读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 2010年度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进了回顾。他说,过去的五年,是我们旅游业快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的五年,仅2010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10.2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39.5%。全年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回眸“十一五”,童光亮局长欣慰地说,过去五年,是旅游投资不断增加、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的五年。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拓展投融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业实际利用外资和民间资金120多亿元,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3A级景区13个,评定6个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全市已形成山水休闲游、红色圣地游、温泉度假游、寻根谒祖游、宗教文化游、茶乡风情游、名人寻踪游等七大系列产品,形成了“红”、“绿”两大旅游品牌、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一至七日游的旅游产品,初步锁定 “一核三带四路八区”的总体发展布局。过去五年,是旅游要素大幅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产业体系发生巨变的五年。坚持不懈地抓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创建星级旅游饭店25家,旅行社及其分社51家,评定旅游星级餐馆和农家餐馆1200多家。新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5个,全市导游讲解员达到2000人;组建了旅游质监执法队伍,维护了旅游市场秩序;新建旅游道路1500多公里,设置了中英文对照的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交通指示牌、城市道路行使标识牌等,满足了游客需要;建成特色餐饮集聚区5个,星级旅游厕所300多座、景区停车场25个,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过去五年,是旅游营销力度不断加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效益日益凸显的五年。确立“山水信阳·休闲茶都”的整体形象定位,叫响“看红看绿看蓝天、品山品水品毛尖”的宣传主题。5年来,累计接待游客2600万人次,实现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幅度;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到 86亿元,年均增长17 %以上;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解决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了餐饮业、住宿业、商品销售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过去五年,是旅游体制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产业活力持续增强的五年。大力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成功改制的景区达到10家以上,激活了产业内部活力。 

     

  提及五年来的经验,他欣喜地说,一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相统一,努力保持数质量整体跃升的可持续力。要始终坚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突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型生态经济,推动旅游业发展模式从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逐步向集约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二是必须坚持全面统筹与区域统筹相统一,努力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政府、企业、市场三个主体作用,以政府统筹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文化与生态、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等协调发展,形成党政推动、部门牵头、企业参与的发展机制。同时遵循市场规律,依靠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达到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目的。三是必须坚持集群化与集约化相统一,努力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带动力。坚持立足整体联合,加强区域合作,加快融合发展,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开展区域合作,“借景”联动,“借线”串珠,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同时,协调发展旅游产业各大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旅游产品进行高度集约,形成产业的核心优势和旅游品牌的唯一性、垄断性。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统一,努力激发产业发展的内部活力。创新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教育、引导和扶持,促进旅游市场由“管”向“育”的转变,在发展过程中予以规范,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针对“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他指出,我们已迈进了大有可为的发展黄金时间和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是从国家层面看,全球经济回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不断趋好。二是从全省层面看,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已付诸实施,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三是从我市层面看,旅游业提升为战略支撑产业,有着更为广阔地发展空间。四是从旅游业自身发展上看,我市旅游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产业大发展尚有巨大潜力。同时我们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从大的方面看,国内经济通胀预期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旅游消费具有双重的制约作用,各种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等安全因素,对旅游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二是来自周边地区的竞争力不断增大。周边地区纷纷在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出台了重要的战略、政策和措施,形势逼人。三是来自产业自身结构性矛盾日益增强。产业发展还较为粗放,要素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整体上动力不足,高铁旅游时代来临等新的时代课题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围绕打造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这个中心,以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培育旅游精品品牌为重点,以完善旅游要素配套为保障,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魅力信阳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十二五”重点实施“12345”发展战略:

  确立一个定位。把信阳打造成为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瞄准两大目标。经济目标:到2015年底,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当年GDP的10%以上,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社会目标:到2015年底,全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带动社会就业100万人,使旅游业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载体。 

   推进三项融合。一是与三产相融合。加快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田园观光游,集中打造10个“特色旅游乡镇”和10个“特色旅游村”,开发参观型、访问型、参与型、自助型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带动金融、保险、房地产、餐饮、购物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二是与文化大繁荣相融合。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文化旅游互动园区,传承弘扬信阳优秀文化。三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融合。统筹城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市场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

  实施四大工程。一是旅游产品与线路打造工程。着力建设14个精品旅游景区,强力实施14个重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特色旅游景区,重点打造4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7条国内旅游线路。二是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升级工程。十二五期间,力争创建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个以上国家4A级景区,5个五星级酒店,10家以上四星级饭店,20家以上三星级旅游饭店,打造10个产值超亿元、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三是旅游体制创新推进工程。深入推进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的产权改革,深化国有旅游企业产权制度变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创新旅游业投融资方式,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四是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服务品牌带动战略,开展“旅游放心消费”活动,打造“放心、安心、舒心、开心”的信阳旅游服务品牌。以信阳旅游网为依托,建立覆盖全市旅游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诚信敬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服务热情的“窗口型”导服队伍,力争到2015年底持证导游员达到600人以上。建立健全依法治旅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点、线建设到板块发展转变。发挥板块集聚功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打造旅游板块,逐步形成规模。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4大旅游板块:鸡公山、南湾湖、灵山、浉河、平桥山水休闲旅游板块;新县、商城、光山大别红绿旅游板块;固始、潢川寻根旅游板块;息县、淮滨淮河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二是从观光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互动并重转变。加大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的规划和投资力度,加速推进以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南湾湖旅游度假区、黄柏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汤泉池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为代表的一批休闲度假项目,不断丰富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三是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着力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旅游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低端建设向高端拓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由粗放经营向集聚发展转变,形成产品特色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从区域布局向集聚区发展转变。加快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积极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集聚,形成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鸡公山旅游集聚区、新县红色旅游集聚区、南湾湖旅游集聚区、商城山水生态旅游集聚区、淮河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5个集聚区建设。五是从本体产业发展向各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积极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加快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带动观光农业、工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通过实施五个转变,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

  针对2011工作,他指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旅游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打造精品为重点,以市场开拓为动力,以质量提升为保障,以转型升级为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力争实现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同比增长9%,旅游总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26%,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张春香首先充分肯定了我市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她说,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首个“中国旅游日”今天成功设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我国、我省乃至我市的一大喜事。回顾过去一年,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成绩突出,彰显了魅力茶乡的魅力。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系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进鸡公山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开拓旅游市场,着力打造旅游精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旅游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针对“十二五”,她指出: 

  她指出要深化认识,寻求定位差异化。信阳在“十二五”期间要谋求发展,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信阳旅游业一定要在差异化中求定位、求发展、求跨越。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定位要高。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市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的目标。二是形象定位要新。形象出特色、形象出实力、形象出效益。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新颖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三是发展定位要实。发展不仅要科学,更要可持续,要在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形成全市上下的共识。

  她强调要叫响主题,示范引领特色化。要立足我市优越的山地资源条件和文化特色,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叫响“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这个主题。重点在模式示范创特色、集聚发展育特色、集聚发展育特色、景区带动显特色三个方面着力,要重点规划建设鸡公山、南湾湖、新县、商城和淮河历史文化游等5个集聚区建设,打造出山水休闲旅游板块、大别山红绿旅游板块、寻根旅游板块、淮河历史文化旅游板块等4大特色旅游板块,实现我市旅游从区域布局向集聚发展的转变。

  她还说要夯实基础,配置要素集约化。政府主导是关键,市场推动是条件。要突出特色,景区建设是重点,尤其要重视重点景区建设,既要立足资源,又要提炼主题,更要统筹好布局。

  她最后还要求旅游产业要完善体系,提升业态产业化,构建格局,推动发展持续化,要立足已有的旅游产业基础,坚持从高、从严、从优、从细的要求,注重科学、统筹、创新的方法,不断加强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放大品牌效应,大力提升旅游业产业化水平,努力把我市旅游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要切实形成三产融合式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共生。要有效建立重点区域间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区域共建。要大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现人才共享。

推荐阅读
河南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