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南平: 黄花岗烈士冯超骧故居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07-20 来源:福建省旅游信息中心
1244 45 0
【导读】追寻历史,探访黄花岗72烈士之一冯超骧的后人 左一起为冯德水、丁赛英、李颖、林蔚起 冯超骧(1879—1911) 冯超骧,南平人。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清帝屈辱求和,国势日弱,冯超骧绝意仕途,立志学武,游学金陵,考入...

追寻历史,探访黄花岗72烈士之一冯超骧的后人


左一起为冯德水、丁赛英、李颖、林蔚起


 
 
    冯超骧(1879—1911)

    冯超骧,南平人。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清帝屈辱求和,国势日弱,冯超骧绝意仕途,立志学武,游学金陵,考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其后,冯超骧因病回闽。病愈后,转入本省长门要塞炮术学堂学习。毕业后回闽江口炮台任职。冯超骧积极投身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立下舍身报国誓言,在1911年4月27日参加了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为掩护革命党人突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墓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碑文刊载“冯超骧福建南平人”,名列第十六,是福建黄花岗十杰之一。

    为纪念冯超骧烈士,南平曾一度命名为超骧镇,城内有超骧小学,烈士生前故居地名改为超骧路,至今沿用。

历史之问:谁知道黄花岗烈士冯超骧

    谁知道这里是黄花岗烈士之一冯超骧曾经热血沸腾过的地方?今天,会有多少人知道冯超骧?

    2007年2月,南平市区。

    胜利街人来人往,可以闻见街边小铺摊子的阵阵飘香;江滨路依山傍水,整齐的商店首尾相连无比繁华;梅山坡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热闹非凡。站在这繁华和喧嚣中,我一路询问着,一遍遍询问着,谁知道这里就是黄花岗烈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谁知道冯超骧。

    一个扎着小辫的小学生告诉我,她不知道黄花岗烈士,也不知道冯超骧是谁;一群打篮球的中学生告诉我,他们知道黄花岗烈士,但是对冯超骧就是南平人感到吃惊;几个下班回家的中年妇女告诉我,她们知道黄花岗烈士,却没想到南平居然出了这样一个人物;路边旧宅里,一位老者告诉我,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知道这里是烈士的故乡,他为此深感自豪……

立碑之日:故居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年黄花岗众烈士舍身取义,在如今和平而英雄缺失的年代,人们神往着英雄,怀念着英雄。于是我决定寻找英雄,追寻英雄的足迹。

    笔者唯一获致的线索,便是梅山坡区检察院宿舍楼下,萋萋芳草丛中一块布满苔痕的小石碑,上面记载着英雄的历史。

    笔者从立碑者之一的梅山文宣居委会前主任丁赛英口中了解到,这块纪念冯超骧的石碑,建于1985年。1984年,“超骧弄”正在维修,时任文宣居委会主任的丁赛英由此回想起八十年代初期,出差去泉州时,看见那里的小巷里立着很多小石碑,镌刻着当地重要的人文历史。“别人可以为当地英雄立碑,我们怎么不可以?”她马上和当时的文化馆馆长卢保康、现南平市博物馆馆长林蔚起商量,大家一致觉得应该为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冯超骧立一块碑,纪念他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说干就干,大家分头行动,在园林管理处工作的陈永献义务联系雕刻石碑用的石料,亲自把石料拉回南平,并负责撰写碑文、刻字,许多人都为此出谋献策。石碑刻好后,安放在冯超骧的故居(东山路17号,原国英院亭内)。奠基仪式那天,还请了解放后南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周道纯给孩子们讲话,并将冯的故居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意外之喜:冯超骧曾孙冯德水浮出水面    

    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有人知道冯超骧后裔的下落!”笔者马不停蹄地找到了知情人——南平市博物馆馆长林蔚起。原来,林馆长曾在延平区西芹镇高坪村任教,几年前,他的一位学生打来电话,告诉老师,自己是冯超骧的曾孙。

    笔者马上联系上了冯超骧的曾孙冯德水,约定时间采访。

    笔者眼前的冯德水是一位老实本分的中年人,在西芹镇高坪村长大。他说他从小便对自己的身世十分好奇,“大家都是按姓氏分的,村里陈、刘的姓多,为何姓冯的就我们一家?”“我不是高坪人,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为什么别人都有曾祖父,我只有祖父?”一个个疑问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直到1999年的一天,他去西芹亲戚家喝酒,遇到和祖父同辈的冯权妹(冯超骧二女儿)的女儿陈秀金。陈秀金告诉他,他不但有曾祖父,而且他的曾祖父是冯超骧。

    陆陆续续,冯德水知道了曾祖父就义后的一些往事。

    冯超骧就义后,他的妻子拉扯着四个孩子,日子过得艰难,可以算得上是漂泊不定。这时,最小的孩子、老四冯高镛才三岁,由于太穷,妈妈忙于生计,无法照料他,大冬天的露天他还呆在儿童竹车里,冻得半死,小脚乌黑乌黑肿得吓人。左邻右舍看了心疼,在大家的劝说下,三岁的冯高镛被妈妈送给了一户安姓人家。后来,生计实在无着,冯超骧的妻子只好改嫁给一个外号叫“郑和尚”的人,并且带走了三女儿,从此下落不明。冯超骧的大儿子冯瑞良由于生活无计,当了一段时间的仵作(收尸人);二女儿冯权妹,15岁嫁到西芹陈姓地主家。十几年后,收留冯高镛的安家破产,冯高镛便被姐姐冯权妹带到西芹,这位冯高镛就是冯德水的祖父。

    冯高镛后来在西芹成了家。1934年,冯高镛的妻子去世,留下一个三岁的儿子,由于家境贫寒,冯高镛只好把年仅3岁的儿子——即冯德水的父亲——寄养给了高坪一家刘姓富裕人家。这家人对收养的孩子很好,并没有要求他们收养的冯高镛的儿子改姓,由此,冯德水得以跟着曾祖父的姓氏。也正因为自己在高坪村独一无二的冯姓,才激起冯德水对于自己姓氏和身世之谜的不懈追寻。

    从至今仍居住在梅山坡的于源初(冯超骧姐姐的孙子)口中,冯德水得知了更多关于曾祖父冯超骧鲜为人知的故事。    

爱民之情:超骧生前掘井惠泽一方百姓

    冯超骧参加黄花岗起义前,为了筹集资金,曾向姐姐冯敬和借钱,当姐姐给了他八十元大洋后,他跪拜在姐姐面前,表明此次前往广州起义,生死未卜,很可能还不了这笔钱。说明他当时是抱着为国捐躯的必死之心去参加革命的。起义前他曾专程去邵武的一个冯姓村子,他向乡亲们讲了自己的打算,全村百姓把准备过年的二百元大洋全部给他,作为起义资金。    

    其实冯家的爱国之心、爱民之情,并不是在冯超骧决定起义时才有的。早在冯超骧小的时候,他家就打了一口井,在当时的梅山寺(如今的梅山饭店)门口,供大家使用。冯超骧成家搬出老宅后,在自家(现电风扇厂)门前也打了一口井,方便附近居民。现在居住在附近的老人,还知道冯超骧打的井。当时大家为了感谢冯超骧,称呼他家门前的路为“冯官前路”。

人性之美:感动于烈士后裔朴实的情怀

    冯超骧的曾孙冯德水说,他得知自己的曾祖父是谁后,特地来到梅山坡,在冯超骧的故居石碑前,伫足凭吊。

    但当笔者问起他是否参观过广州的黄花岗烈士纪念碑时,他凝重的神情突然暗淡下来:“2003年我去广州办事时想去烈士纪念碑看看,可门票要30元,如果买了票,就只剩50元,回不了家了。我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冯超骧烈士的后裔,由于没有证据,工作人员最终没有让我进去。”说起那次广州之行,他感到非常遗憾,他说他准备等黄花岗起义一百周年的时候,再去广州,亲眼见见刻写了自己祖先英勇事迹的纪念碑。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冯德水多年前做过木材竹子的小生意,赔钱后种了十年的田,由于家境贫寒,二十多岁的女儿到现在还没找到对象。但当笔者问起为何不找政府帮助时,他显得非常平静:“我想,我的前一辈之所以不告诉我的身世,就是希望我不要去麻烦政府。”朴实的话语,彰显出烈士后裔纯洁高尚的心灵。

    采访结束后,每每看到公园里至真至爱的恋人相依相偎、白发苍苍的老人相携漫步,我心中更是升起一份感动,感动于我们生活在这个英雄曾经生活过的城市的幸福。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