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四川旅游资讯>正文

资深骑友提前踩点:郫县绿道风景太美了

2010-09-25 来源:华西都市报
1464 40 0
【导读】郫县两条分别长13公里的绿道将在本月28日免费开通的消息披露以后,成都市民就按捺不住内心对田园风光亲近的冲动,利用中秋小长假先期体验了绿道。骑车漫游江安河边、桂花林旁,清风扑面,让这些见惯了美景的骑友也不...
    郫县两条分别长13公里的绿道将在本月28日免费开通的消息披露以后,成都市民就按捺不住内心对田园风光亲近的冲动,利用中秋小长假先期体验了绿道。骑车漫游江安河边、桂花林旁,清风扑面,让这些见惯了美景的骑友也不禁感叹:绿道两边的风景简直太美了!

    昨日的骑游分两条线路进行,一条是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环线;另一条则是从郫筒镇至新民场镇。上午,通过成都全搜索网站征集的10名踩点市民代表来到了郫县。他们都是骑游多年的资深“骑友”,很多人曾骑自行车经318国道到过西藏拉萨,或者骑车翻越秦岭,到西安取道312国道至上海,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但是,当他们来到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面对江安河边绿色掩映的自行车道时,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骑车感受。

    虽然大家都是骑车前往,但到了农科村13公里的骑行绿道环线,他们都决定将自己的车放在一边。“既然是来体验绿道,肯定要先检查一下免费租赁的自行车性能。”骑友何文潇说。取卡、刷卡、取车,整个过程很简单。骑上车,何文潇感觉这车和自己的车不同,很实,一看才明白,原来免费提供的自行车轮胎全都是实心的。“这可能主要考虑到小路骑行遇到小碎渣扎破轮胎,实心车胎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何文潇说,骑车慢悠悠地穿行在绿色中,旁边江安河翻着白浪,现在秋高气爽,不冷不热,是一年中最好的骑车时节。

    体验完农科村绿道环线,体验的市民在农科村一家农家乐吃了丰盛的午餐,然后来到了郫筒镇。从郫筒镇到新民场镇的13公里路段,是另一条骑游线路。免费租车点很方便,就在成灌快铁郫县西站对面。租车点广场出发,上了绿道,就穿行在一个一个的花圃中,现在正是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时,扑面而来的是满鼻的桂花香。“一路上很平整,适合休闲旅游的城里人,而且交通也方便,乘成灌快铁就可以到达。”踩点的市民吴先生兴奋地说。

    自行车爱好者刘勇说,现在正是骑游出行的最好时候。“夏天太热了,蚊子又多;而冬天,很多路面容易结冰,不太安全。入秋的凉爽天气最适合郊外的慢运动了。”王玲是昨天市民体验者中唯一的女代表。别看她身板小,她曾花了20多天骑自行车到拉萨,堪称骑游专业人士,她表示,在绿道上骑车很悠闲,非常适合普通市民,而专用自行车的橘红色设计非常醒目,在一片绿色中偶尔飘来一抹橘红,让人眼前一亮。

    小贴士

    7个自行车网点供你取车骑游

    成都市沙西城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此次公共自行车的采购。商业运营部经理周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现在,郫县共有7个自行车网点,400辆公共自行车。本地市民只需提供身份证,办理自行车租赁卡,即可在网点免费领取公共自行车。外地游客如果也想体验一把自行车环游绿道,只需在网点交付300块钱押金,其他办理程序与本地市民一样。周云皓说,“为了方便更多人能够体验自行车骑游,租赁卡会有地理、时间上的限制,现在每辆车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外地游客在退还自行车后,会返还300块的押金。”

     新闻延伸

    以“健康绿道”体系作为纽带,串连中心城区与山水林地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近现代文化建筑等形成绿色线形带状开敞的空间,已经慢慢在成都市民面前展开。这样的“健康绿道”将给市民带来怎样的感知以及生活?连日来,市民、专家打进成都商报热线,对绿道建设表达了极大的期待与欣喜之情。

    市民今后走出家门 就能看见原生态园林

    市民、专家对绿道建设表达了极大的期待与欣喜之情

    绿道·专家解读

    市建筑设计院院长何浩东

    绿道提供健康积极生活方式

  【“健康绿道”除了能让市民散步、骑游、锻炼、休憩外,还将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载体整合进绿道空间中】

    随着成都商报连续几天的绿道报道,不少市民对即将要修建的绿道体系充满了期待。不过绿道并不像多数人想的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系统化的体系。“一些市民单纯地把绿道理解成修一条道路,种些树木,搞些绿化供大家散步、骑游,这些并不完全。”作为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市建筑设计院院长何浩东对成都商报记者说,绿道的首要条件是“健康”,“健康绿道”将给市民提供一种健康的文化、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何浩东说,“健康绿道”是以一个线形的、带状的相对独立的绿道空间融入城市,它不仅仅只是一条两旁有一定规模绿化带的道路而已,它除了能让市民散步、骑游、锻炼、休憩外,还将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载体整合进绿道空间中,丰富城市空间格局的同时也能让市民感受到未来田园城市的意象。

    绿道是展现传统文化的载体

  【大慈寺、水井坊片区的打造就是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传承等,通过健康绿道将这些地方串连起来,形成统一文化体系】

    那么,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到底是怎样通过绿道打造呢?何浩东认为,绿道从大体上来说,包含了四个层面的涵义,首先,绿道的建设丰富了城市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慢行系统”。目前而言,成都两个地方的连接,或者说是两个空间的相连都仅仅只是通过一种较为单一的“交通系统”,而绿道建设可以让市民通过散步、骑游的方式到达不同的地方,市民可以自主地选择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

    其次,绿道建设赋予了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具有成都特色的地域文化整合到绿道空间中表现城市的内涵,例如大慈寺、水井坊片区的打造就是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对这些特色文化的推广,通过健康绿道将这些地方串连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再次绿道为成都休闲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场所。“休闲”似乎已经成为了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绿道的打造更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这座城市的休闲。最后,通过绿道体系打造一个绿道空间,丰富城市空间。

     绿道·专家解读

    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

    绿道利于传承城市历史底蕴

  【现在的都市人都喜欢去农家乐、乡村旅游,以后不用了,走出家门就是原生态园林,工作与生活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对于绿道今后在我市市民生活方式上的影响,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似乎更有发言权。谭继和表示,绿道空间建成后成都会像“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诗里写的那样,优美、和谐、宛如画卷。不仅有利于历史文化遗迹本身的保护,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并传承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

    谭继和认为,健康绿道体系的根本变化是创造了绿色的生存环境,提升精神家园。绿道网络体系不仅提供给市民一种休闲、田园式的生态环境,它更多的是让市民体验或者说是融入一种新的生活——田园生活。“市民回归自然,回归传统文化,就会更热爱生活,就像现在的都市人都喜欢去农家乐、乡村旅游,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以后不用了,走出家门就是原生态园林,工作与生活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谭继和说,绿道给人们带来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道从点、线、面形成网络体系后,加上二河抱城,就会有绿色成都、河水成都的美景。现在的杜甫草堂、大慈寺、文殊院等作为成都有名的文化资源宝地,与城外柏树森森、城内二河抱城,家家垂柳、户户流水的景象相结合,形成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就能进行完美的融合。

  绿道·怎样打造

  专家说法:

  城区、三环外用不同理念打造

  【中心城区的绿道建设不可能像三环外一样,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很多不易改变的因素,就更注重结合文化特色来打造】

    由于在三环外有大片开放的空间,何浩东表示,采用森林的理念来打造,能完全展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但中心城区由于规模小、且都是零星地块,所以在处理手法上应该会不同。

    何浩东告诉记者,三环外属于自然景观的建造,给市民带来一种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但中心城区的绿道建设不可能像三环外一样,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很多不易改变的因素,就更注重结合它的文化特色来打造具有功能性的绿道。比如,在历史文化街区、近现代建筑会挖掘传统的历史文化,表现地域特色和风俗,市民在游赏这些地方时,更多地起到了解成都特色文化的作用,同时也让市民体验田园城市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
四川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