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江西旅游资讯>正文

浮梁县四大生态产业各领风骚撑起经济大厦

2010-07-14 来源:新华网
1996 56 0
【导读】近日,在浮梁县瑶里镇汪胡村游人如织,村民的茶叶、土特产品成为“香饽饽”。汪胡村的老胡乐呵呵告诉笔者:“这几年,我们这里生态旅游搞得有声有色,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这是该...

    近日,在浮梁县瑶里镇汪胡村游人如织,村民的茶叶、土特产品成为“香饽饽”。汪胡村的老胡乐呵呵告诉笔者:“这几年,我们这里生态旅游搞得有声有色,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这是该县注重生态产业撑起经济大厦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浮梁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四大工程,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生态林业,营造优美和谐家园。作为全省林业重点县,近几年,浮梁先后实施了“消灭宜林荒山”、“山下再造跨世纪绿色工程”和“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等项目,实现了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者同步增长,保持了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全县林业用地355万亩,累计封山育林120万亩,建立252个自然保护区,活立木蓄积达1017万立方米,先后争取国家和省、市直接投资1亿多元,确定水源涵养林面积4469公顷,设立了7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县油茶面积达到3万亩、毛竹面积达到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2%,列全省第二位。2009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超过13亿元,全县农民在林业中取得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多元。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被评为江西省首届“十佳”绿色生态县的浮梁,确立了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生态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资源综合开发型企业,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新上项目一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禁高耗能、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项目和引进,先后否决了各类工业项目达80多项,不断推进生态工业迈上新台阶。省级开发区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先后引进入园企业近80家,都是低污染的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电子陶瓷等高新技术陶瓷为主的高新技术陶瓷产业,实现陶瓷工业销售总收入上百亿,吸纳从业人员近万人,生态工业已成为该县工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支柱。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拓宽农民增收之路。该县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品种特色化、规模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学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茶叶、林业、优质稻、森林蔬菜、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目前,该县建成10万亩优质稻,3万亩优质绿茶,4千亩中药材、3千亩蔬菜瓜果,特色农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水平20%以上,在特色农产品上要效益已经成为当前浮梁农民的主要选择。同时,该县着力扶持“龙头”,打造生态农业品牌,该县先后涌现出赣森绿色食品公司、浮瑶仙芝茶业公司等26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国家级无公害标准生产基地5个,年产值5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1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15家,带动农户2万余户。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升服务业水平。按照东线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浮梁县以荣获“江西旅游强县”为抓手,不断加大景区景点保护开发力度。针对原古县衙景区相对单薄的局面,千方百计加快东西轴线文物景点恢复。对瑶里景区一批特色古址古貌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东埠古街博物馆的开工建设,瑶里古镇294栋明清古建筑的修旧复旧。同时,该县还不断完善功能设施建设,在瑶里景区建成了江南最大旅游接待中心,在梅岭建成了农家特色山庄,在古县衙景区建设了旅游接待中心,并在沿江建成了别具特色的滨江茶楼。在旅游公路上,该县还斥巨资建设了景瑶旅游公路。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功能设施建设,浮梁旅游逐步形成了以A级景区为龙头、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城郊农家乐遍地开放的旅游格局。目前,浮梁生态旅游品牌早已名声在外,生态休闲旅游和自驾车旅游逐渐成为浮梁旅游的主力军。今年1—4月,全县共完成旅游接待量6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6亿元。

推荐阅读
江西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