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江西旅游资讯>正文

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探寻“保护性开发”路径

2010-07-14 来源:新华网
752 53 0
【导读】来自保加利亚、奥地利等国的多名外交官近日考察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对三清山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的双赢路径高度赞赏。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佩伊奇诺夫展示了自己游览三清山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一棵树从空中栈道中...

    来自保加利亚、奥地利等国的多名外交官近日考察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对三清山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的双赢路径高度赞赏。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佩伊奇诺夫展示了自己游览三清山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一棵树从空中栈道中间“冒出来”,自由生长,鲜翠欲滴。他说,高空栈道不仅采用先进技术,还注重结合生态景观,为树木留出生长空间,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化设计令他印象深刻。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沙鸥介绍,三清山东西海岸高空栈道总长10公里,总投资1.4亿元。施工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做到“人让树,路让树”,力争把景观设施对自然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花岗岩造型多变,物种植被丰富,景观美学效果独特,有“中国山水画的自然摹本”美誉。而架在山腰的数条高空栈道可谓山水风景中的“神来之笔”,也是三清山保护性开发的有力佐证之一。

    杨沙鸥说,没有开发就无法发展旅游;但只重开发不重保护无法实现资源持续利用。正确做法是理顺保护与开发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保护重于开发。

    三清山景区申遗之初提出“山上游、山下住、景区游、城里住、区域协调发展”的开发理念,以此分离游览区和服务区、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三清山景区遵循一切开发、利用、管理以遗产保护为前提和根本原则,从源头上杜绝错位开发、超容开发;注重自然遗产地水文、大气、地质监测系统建构,加强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同时积极寻求与周边景区联动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10年上半年景区接待游客129.2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4万人次。为科学利用遗产资源,景区自2010年4月1日起实行每日限客登山措施。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三清山融合独特花岗岩地貌与完整生态系统,造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的瑰丽风景,被中外地质专家称为“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

推荐阅读
江西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