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安徽旅游资讯>正文

池州市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城

2010-07-14 来源:安徽省旅游信息中心
946 24 0
【导读】今年上半年,792.85万国内外游客来池州市旅游观光,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9.68亿元。“山为骨架、水为肌肤、生态为根、文化为魂”的池州旅游业以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笑迎八方来客。 九华山上朝...

        今年上半年,792.85万国内外游客来池州旅游观光,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9.68亿元。“山为骨架、水为肌肤、生态为根、文化为魂”的池州旅游业以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笑迎八方来客。

  九华山上朝山拜佛,杏花村内访古探幽,秋浦河畔激情冲浪,农家小院闲话桑麻……今年上半年,792.85万国内外游客来池旅游观光,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9.68亿元。“山为骨架、水为肌肤、生态为根、文化为魂”的池州旅游,以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笑迎八方来客。

  池州境内旅游资源高度富集,景区景点星罗棋布,与黄山太平湖等众多景区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两山一湖”大旅游圈。池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放的重要决策,按照“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九华山为龙头,主城区为中心,各县区为支撑”,全面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池州境内,山上山下联动,景区城区联动,县区之间联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旅游开发热潮。

  围绕“皖江首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池州市不断完善主城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提升旅游配套功能和接待能力,强化主城区作为全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主城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如火如荼。继杏花村旅游区和九华天池景区相继建成开放后,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全面启动,环平天湖—南湖—清溪河的水上观光航线,将池州优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串联起来,再现城区“一城山水满城诗”的靓丽景观。目前,水系旅游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齐山峡谷至清溪塔地块23个景(点)修建性详规通过规划委审议,新建的17个景点正在陆续施工,观光游船预计9月初下水试运营。主城区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大九华宾馆二期工程已正式运营,池州宾馆已经成功晋升为四星级宾馆,按五星级标准规划建设的碧桂园凤凰酒店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具有浓厚徽文化特色的孝肃街、府儒学复建工程和秀山门二期工程也正在加紧建设,一批美食购物特色街、娱乐城、大型购物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也相继建成。

  “把九华山建设成世界级旅游胜地、国际性佛教道场”,池州市全市上下树立“全市服务九华山、九华山带动全市旅游”的理念,强力推进九华山开发建设。市委、市政府将九华山作为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旅游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拎在手上紧抓不放,九华山旅游领导协调小组坚持定期调度。按照景区总体规划,九华山景区管理机构顺利下迁,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寺庙保护规划的编制;加快山下柯村新区开发,重点打造大愿文化园,九华山地藏菩萨大铜像工程、龙溪山庄、新罗国际大酒店、金九华大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工程顺利推进,花台索道于今年“五一”建成运营,扩大了核心景区容量。目前,柯村新区已经成为集政务管理、旅游接待、购物娱乐、休闲度假、游客中转及佛教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新平台,大愿文化园正在朝着世界级精品工程和九华山新的标志性工程目标迈进。

  按照全市旅游建设规划,各县区旅游开发建设力度空前,秋浦仙境、牯牛降生态、尧舜胜境三大旅游板块蓝图浮现。累计投资达2000余万元的石台仙寓山景区正式运营,石台秋浦河乡村漂流、贵池大王洞、青阳鱼龙洞等景区景点纷纷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东至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仙寓山·南溪古寨实现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各县区积极争创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加快农家乐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拥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已达25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各级旅游乡镇17家、农家乐示范户已突破500家。

  从山上到山下,从城市到乡村,“快旅慢游、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使得池州境内景区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串起了池州大旅游格局。近年来,池州着力构建“外部通畅、内部通行、景区相连、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水陆空铁立体式交通网打破了外部交通瓶颈,内部交通方面,连接主城区与九华山景区和青阳副城区的池青九快速通道已经建成通车,九华山到主城区的轨道交通也已动工建设,遍布全市的“村村通”工程,基本解决了乡村旅游可进入性的问题。

推荐阅读
安徽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