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湖北旅游资讯>正文

秭归打造文化品牌 建设旅游大县

2010-06-13 来源:www.hubeitour.gov.cn
1342 53 0
【导读】秭归县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名城为目标,以三峡工程、高峡平湖和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屈原文化、三峡文化、民间文化为特色,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走开发主体多元化、产品供给精品...

     秭归县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名城为目标,以三峡工程、高峡平湖和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屈原文化、三峡文化、民间文化为特色,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走开发主体多元化、产品供给精品化、市场营销网络化、组织管理高效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我们按照国家5A级标准打造屈原故里国际文化旅游区,不断增强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辐射功能,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正在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


    
打造文化品牌 拉动产业链条
    
秭归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这是伟大诗人赐给秭归人民的千年珍宝。为了让这一珍宝永远发出灿烂的光芒,我们树立了打造屈原文化品牌,以龙头拉动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的思路,下大力气在建设硬件与软件文化品牌上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凤凰山国家文物保护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临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占地面积约500亩。凤凰山国家文物保护区是观三峡大坝、览高峡平湖的最佳区位,同时将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06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山国家文物保护区开发建设是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增加文化内涵,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屈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戏曲、表演和饮食,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同时注重开发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
    
凤凰山国家文物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南北两个出入口区、滨水景观带等配套景点。
    2009
年,我们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品转型的重要手段。举全力加快凤凰山景区建设,屈原祠主体工程竣工,相关旅游基础配套及环境建设全面加快。同时,加大投入推动九畹溪提档升级,丰富泗溪、链子崖景区产品项目。加大郭家坝镇庙垭村五龙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建成试营业的目标。抓住省政府三峡旅游规划机遇,不断谋划秭归旅游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工作,凤凰山、九畹溪、泗溪风景区已纳入三峡移民后续规划支持项目。
    
全县旅游的拉动效应和聚集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放大,截至目前,全县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人员达到22000人,全县对外营业的旅游企业共有6个景区(点)、4旅行社7家星级宾馆、1家大型旅游车队和8家旅游商品开发企业。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餐饮、文化、体育、通信、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深挖非遗资源 保护珍贵遗产
    
为了深挖非遗资源,秭归全面启动并圆满完成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及相关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共摸底普查艺人1225人,对171名重点艺人进行了图文声像资料的配套普查;普查范围涉及全县12个乡镇76个行政村,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10大门类,共普查登记屈原传说、薅草锣鼓、端午习俗等85个艺种,建立健全了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目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宜昌市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中,秭归县人民政府被市人民政府表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秭归县文化旅游局、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沙溪镇综合文化站、梅家河乡综合文化站被市人事局、文化局表彰为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谭斌等5人被表彰为先进个人;严明军等11名艺人被命名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梅家河乡综合文化站等4个乡镇被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局表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先进单位,梅云忠等14人为先进个人。
    
围绕满足20106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需要,我们抢抓凤凰山的各项配套建设和旅游功能完善等工作,全面实现对外开放。重点开展了屈原祠及凤凰山文物景区的陈列布展工作,在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提升内涵、拓展服务上下功夫,通过丰富的展陈内容、新颖的展陈形式、多样的传播手段,努力将屈原祠及凤凰山文物景区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打造成三峡库区乃至长江沿线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旅游资源富集 旅游效益初显
    
以三峡工程为依托,以屈原文化为核心,从整体上把秭归打造成屈原故里国际旅游区和国家5A级景区,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行动。
    
秭归旅游区以三峡大坝为背景,以县城茅坪镇和凤凰山为起点,以高峡平湖为主轴,直到屈原诞生地乐平里,其间串连九畹溪、链子崖、泗溪、五龙温泉等景点,辐射干溪沟、朱棋荒、童庄河、归州、青干河等区域,整合区域内自然山水、人文风情、秭归物产、特色集镇等要素,形成山与水交融、自然与人文协调、观光与休闲度假复合、一日游与多日游并存、大品牌与众品质结合的主题化旅游区。
    
为加快建设全省旅游强县乃至全国旅游名县,在原有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对旅游景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旅游商品开发等,我们进行了统筹规划发展,对九畹溪、泗溪、链子崖等景区进行提档升级,九畹溪、链子崖景区分别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3A级景区。宾馆饭店、农家乐、旅行社、旅游车队等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了规模和档次,旅游商品开发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7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亿元,接待人数比十五期间增长55%,旅游总收入增长67%。我县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
年,全县旅游接待逐步走出2008年低谷,市场明显回暖,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共接待游客165.5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65200万元,同比增长17.5%,并荣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


    
集中办大旅游 重点做大产业
    
2006年以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先后安排我县旅游专项资金4亿元,大大促进了九畹溪、泗溪、凤凰山、五龙温泉等重点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此同时,全县旅游招商引资也加大了力度,5年间旅游招商投资总额超过3亿元。全县旅游投资已经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加快进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参与的多元化良性旅游投资格局。
    
2006年开始,秭归旅游发展已明显进入十分重要的转型期,其突出表现为:旅游产品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单一的以九畹溪漂流为主的夏季产品正在向四季产品转变,单一的观光产品正在向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产品转变,单一的自然风光产品正在向以自然风光为载体、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型产品转变;更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五龙温泉的开发弥补了秭归旅游冬季的空白;客源市场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以湖北为主的两周近短程市场(周边市场、周末市场)正在向中长线市场乃至海外市场突进;旅游产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以见长的产业链条正在向旅游六大要素均衡延伸;秭归旅游地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正在由三峡旅游过境地逐渐成为三峡旅游集散性目的地。
    
我们构建了大旅游的发展机制和模式。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秭归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切实加强旅游系统队伍建设,以全面增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主线,以建设高素质行政管理者队伍、优秀企业家队伍以及拔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加快提高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整合各部门资金,捆绑使用,尤其是抢抓三峡后续规划、产业基金等政策机遇,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县城及周边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围绕建设全国旅游名县的建设目标,强化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方方面面力量融于一体的旅游工作机制,精心营造做大做强全县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环境。重点是着力营造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文明建设,倡导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事事都是旅游形象,提高了市民素质和旅游服务意识。
    2010
年我们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9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其中景区接待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8%,实现旅游总收入75000万元,同比增长15.3%,其中门票收入3300万元,同比增长43%

推荐阅读
湖北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