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四川旅游资讯>正文

四川:一座里程碑的昭示

2010-05-12 来源:四川日报
1282 44 0
【导读】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之际,回眸700多个穿越大难、经历大考的日日夜夜,奔来眼底的,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和从悲壮到豪迈的恢宏篇章——  (一)未来不是历史的复制,历史...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之际,回眸700多个穿越大难、经历大考的日日夜夜,奔来眼底的,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和从悲壮到豪迈的恢宏篇章——

  (一)未来不是历史的复制,历史却可以昭示未来。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我们成就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又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智慧、教益和力量。

  2010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的日子。

  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继往开来的节点。节点的一端,是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两载寒暑,700多个给现实以启迪、给未来以昭示的日日夜夜;节点的另一端,是开创四川更加美好未来的新征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自强奋进、顽强拼搏,取得了灾后重建阶段性重大成果。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我们书写四川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页。冷静回眸两年来走过的历程、理性梳理两年来创造的一切,我们应该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以更深邃的目光,寻找并且把握一个又一个表象背后相联系的内在规律。这是告别昨天的最好方式,也是走向明天的必然选择。

  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都称得上一部震古烁今的教科书。走过当代四川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年,我们应当从中读取什么样的启示?

  (二)从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为新一轮发展奠基,为突破蓄势,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是决定四川未来发展前途的两年。

  这是令前人欣慰、令时人赞叹、令后人尊敬的两年。

  从伤痕累累到生机勃勃——两年间,四川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后高起点、高质量快速复兴的范例。灾后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地原样恢复,而是特别注重风貌打造和功能完善的超越。在更高水平的建设、更高起点的发展中,从外观到内涵都焕然一新的灾后美好新家园正在崛起。

  从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发展速度重返全国前列——两年间,四川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欠发达内陆省份崛起逆境、跨越发展的样本。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到“巩固回升、加快发展”,不变的是“加快”,变的是一再创出新高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巩固和发展四川在西部领先优势——两年间,“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布局全面展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这一高地建设的基础性战略工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两年间,改善民生始终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内容,“八项民生工程”惠及越来越多的百姓,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绘制藏区发展新蓝图。

  两年来,尽管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超出预期,但是,四川发展的基本面不仅没有改变,而且长期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支撑四川加快发展的根基不仅没有动摇,而且更加牢固;四川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没有削弱,而且不断增强。

  一位先贤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人生如此,一个地区的发展亦复如此。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四川成功地走过事关未来发展前途的紧要一步。

  (三)把科学发展的要求与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起来,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接受实践检验又引领实践的两年。

  2007年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这是四川在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选择。

  全省工作总体取向是“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四川答卷,既是四川追求的发展目标,又是四川发展的行动准则。正是这一总体取向,催生“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四川发展基本思路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催生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大部署。

  全省工作总体取向体现四川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深刻洞察历史、牢牢驾驭现实和准确把握未来的有机统一;是四川发展的关键阶段,凝聚8800万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愿望的根本利益指向和价值目标。

  正因为如此,当特大地震猝然降临,我们才能临危不乱,始终掌握抗震救灾的主动权,不仅着眼于抗击灾难,而且着眼于灾后高起点的恢复重建和更高水平的发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当国际金融危机汹汹而至,我们才能处变不惊,果断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不仅着眼于应对危机,而且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长远发展;在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冲击的背景下,我们才能加快推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部署。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全省工作总体取向经受住极其严峻的考验。两年极不平凡的实践证明,全省工作总体取向成功地接受实践检验又不断引领新的实践。

  (四)在逆境中坚定信心,在挑战中寻找胜机,在变局中把握未来,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是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的两年。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这是就全国而言的准确判断。而四川则从2008年5月12日起,便遭遇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困难的程度、挑战的强度为四川历史上所罕见。

  正是这样一个四川,震后不到一年便峰回路转,经济不仅先于全国触底回升,而且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

  这是信心的胜利。两年前,在山崩地裂后最为艰险的时刻,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对全省干部群众的动员令中坚定地宣告:“山河可以改变、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摧毁不了我们抗灾救灾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救助灾区人民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两年来发生在四川的巨变,正是这样一种必胜信念的必然结果。

  这是抓住和用好机遇的结果。正是充分估计困难,准确把握形势,抓住和用好灾后恢复重建的独特机遇、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四川走过从悲壮到豪迈的两年。抓住和用好机遇,收获的不仅是可观的经济增量和跑在全国前列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仅是促进全国发展的引擎作用的发挥,还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决策能力、执行力和战略意识、前瞻意识、责任意识,在抓住和用好机遇的过程中,得到的全方位检验和提升。

  (五)“四川速度”、“四川力量”塑造化危为机、坚强奋进的四川,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精神这一“四川速度”与“四川力量”的精神内涵集中展现和丰富发展的两年。

  “这就是‘中国奇迹’!”一年前,人民日报一篇长篇署名文章曾以这样一句话形容震后一年的四川。

  震后两年,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奇迹在四川一再被刷新。几天前的5月7日,在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映秀,人们看到美丽的新映秀正在崛起。省委书记刘奇葆充满激情地宣告:“如果要说什么是奇迹的话,这就是奇迹!”

  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征程,创造“四川速度”,展示“四川力量”,高扬四川精神,四川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2008年10月28日,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村民感动国人的两条标语送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被永久收藏于未来的地震博物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条标语是两年来四川精神的生动写照。

  解读四川精神,我们读出迎难而进、负重自强的基调,读出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风尚,读出化危为机、奋发有为的魄力,读出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品格。

  两年来,世界见证“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四川;见证挽狂澜于既倒,在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打赢从抢险救援到受灾群众安置“百日攻坚”的一场又一场硬仗,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两个加快”胜利地推向前进的四川。

  作为四川人共同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四川精神是我们不断创造奇迹的力量之源!

  四川精神来自于四川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实践永无穷期,四川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两年极不平凡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四川精神的内涵。“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为四川精神的宝库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六)万众一心,克难而进,书写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彩篇章,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植人心,四川活力充分迸发,新的活力不断生成的两年。

  12台电动缝纫机排成3排,伴随哒哒声响,工人们熟练地将布料制成成衣——这是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桩子村村民石成慧的服装加工厂。在绵阳的返乡农民工中,已有4000多人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在地震灾区、在蜀中大地,越来越多的石成慧们一展创业活力、实现自身价值。

  国内首台100万千瓦级核电发电机在东方电机厂下线;国内首支1100MW核电半速转子在中国二重诞生;国产首辆高速磁浮样车在成飞公司完工;成都市敢为人先,启动农村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确权、颁证,将整理出的集体用地依法流转,用统筹城乡的思路推进农村住房重建………一个又一个创新之举,印证活力四川。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彩篇章,是四川活力大放异彩的篇章。

  活力体现在哪里?不仅体现在灾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增速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纪录、推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大部署取得好于预期的进展,更体现在四川各族人民推进“两个加快”的主体力量的充分发挥。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创造能量充分迸发、创新实践一再刷新、创业故事层出不穷的两年。

  活力来自哪里?从生命至上、安民为要到民生优先,两年来,从抢险救援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贯穿的同一条主线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理念极大地激发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跨越发展的四川活力。

  (七)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造就一个新生的四川,一个正在开启爬坡上台阶、蓄劲求突破、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新篇章的四川。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前5个月召开的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立了四川实现全面小康“三步走”的目标。“三步走”的完成时限分别是2010年、2015年和2020年。

  “三步”中的第一步的走势,将深刻影响后两步的走势。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第一步的重要性更加凸现,而且使第一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

  第一步已经走出大半,四川走得怎样?让数据作答:2009年,全省GDP达到14151亿元,比15000亿元的第一步目标仅仅少849亿元。换句话说,2010年全省GDP只需增长不足6%便可达到预定目标,而2010年全省GDP同比增长目标是10%且开年以来增长势头强劲。

  第一步已经走出的大半中,绝大多数是与空前的艰难险阻作伴。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0年5月12日,700多个英雄史诗般的日日夜夜,穿越大难、经历大考,造就一个新生的四川——一个全省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重大工作推进处于攻坚期、积蓄的发展动能处于释放期、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处于奠基期的四川。

  在爬坡上坎、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从“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这一继往开来的节点出发,爬坡上台阶、蓄劲求突破、开创新局面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是未来的呼唤!

推荐阅读
四川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