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湖北旅游资讯>正文

关于沙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0-03-02 来源:湖北旅游网
2367 62 0
【导读】沙洋县旅游资源丰富,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沙洋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沙洋文化旅游资源及前景分析 沙洋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沙洋县旅游资源丰富,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沙洋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沙洋文化旅游资源及前景分析

沙洋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最早的县级政权——权县(公元前738年)即诞生于此;气势磅礴的楚国古墓群,因出土郭店楚简、中国第一古湿尸、《迎宾出行图》而名扬天下;江汉平原最大的佛教圣地——纪山寺,每年引来数十万的香客朝拜;神秘的岳飞城遗址,使抗金英雄的故事广为流传;马家垸城址、荆家城遗址,见证着千年文明史;独特的监狱文化、五七干校,全国闻名;秀丽如画的平湖、长湖、借粮湖等原始生态湖泊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具备开发楚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休闲、乡村娱乐和监狱文化旅游的广阔前景。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沙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旅游强县”战略目标,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高,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不断清晰,投入不断加大。在克服起点低、起步晚、基础条件差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进一步完善了旅游规划编制,确定了“一山两湖三线四区”旅游发展思路,以楚文化为重点的纪山楚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开始启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环境日益优化,旅游产品逐渐丰富,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已迈出有序发展的坚实步伐。但我县目前在旅游开发、产业发展上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加快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我县旅游资源尽管较为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利用层次较浅,总体规模小、档次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在这些旅游资源中,属于优质资源的楚文化、宗教文化和监狱文化资源,因其开发时间晚、程度低,品种单一,参观时间短,旅行社难以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推出,不能有效留住游客,参与市场竞争。必需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融入市场竞争机制,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二)旅游开发建设投入不足。我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成立了“沙洋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规划储备了40多亿元的旅游开发项目,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优惠政策。以楚国城为重点,开发建设的纪山楚文化旅游区从2008年起至今,已完成项目投资1900多万元,修建了楚国城办公楼、游客接待中心、观音莲花岛等单体项目,按照3A级景区标准,投资2000万元的纪山寺扩建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有望实现我县第一个成熟景区的突破。但与周边京山、钟祥等兄弟县市相比,我县旅游产业总体投入明显不足,景区建设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旅游配套设施规模偏小。目前我县有三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宾馆2家、在建四星级宾馆1家,旅行社2家、旅行社门市部3家,旅游加工企业1家,旅游商品专卖店1家,旅游公路1条,在建景区2个,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初具雏形。但旅游交通设施仍然不够完善,没有大型停车场,旅游通道还不发达,核心景区没有星级宾馆,农家乐经营户数量有限,游客接待能力较弱,旅游商品生产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

(四)旅游产品宣传推介不够。沙洋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人们提到楚文化旅游往往想到的不是沙洋,而是荆州、襄樊等地。沙洋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众多优质旅游资源缺乏有效的市场宣传推介,社会认知度不高。

三、开发我县旅游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面临新形势下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沙洋旅游产业优势和劣势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查找问题探寻对策,审时度势谋发展,是我们所必须要思考的。

(一)政府引导下好“三步棋”

一是完善规划体系。根据沙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统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以构建楚文化旅游为核心,监狱文化和乡村文化旅游为重点,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高标准打造纪山楚文化旅游区、引江济汉及长湖风景旅游度假区、滨江园林城市旅游区、沈集特高压变电站风景旅游区。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在景区建设上,积极探索景区景点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适度分离的新办法,制定招商引资、税收、投融资、土地使用和政府服务等方面优惠政策,依法依规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在旅游线路推荐上,加大本地旅行社扶植力度,出台奖励办法,提高购票返还比例,加快我县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步伐。在乡村旅游开发上,结合《沙洋县关于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促进农民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农民家庭开展农家乐经营活动,对税收、投融资、政府服务、培训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户进入乡村旅游市场,确保“旅游强县”战略全面实施。三是整合优质资源。从效益化着手,遵从优化原则、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打造楚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监狱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等优势项目,及早对项目进行整合、重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优质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

()旅游部门唱好“三台戏”

一是唱好招商引资戏。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组团参加招商引资推介会和旅游节会活动,主动对外宣传和推介沙洋旅游资源,邀请客商来沙洋考察、洽谈。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文化旅游生态圈为契机,发挥沙洋“结点”区位优势,突出抓好监狱文化旅游、楚文化旅游、三国文化旅游等一批优势旅游资源的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唱好旅游项目包装推介戏。有效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注重项目包装质量,聘请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对项目分别进行整体性、全方位、个性化包装,便于投资者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项目情况。建立项目推介机制,依据国内国际旅游资本流通趋势、企业投资意向,结合我县旅游资源特点,采取邮寄、驻点报送、网络推介、节会推介、电话推介、企业推介等方式做好旅游项目推介工作。建好项目储备库,积极向上申报旅游项目,做到储备一批、申报一批、落实一批,争取更多的旅游项目挤进国家、省级部门计划笼子。三是唱好“农家乐”乡村旅游戏。以楚文化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旅游名镇(村)创建活动,着重打造207国道沿线楚风楚韵文化旅游景观带;以乡村文化旅游为核心,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一批极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精品乡村旅游景点,着力打造“五洋路”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景观带;以“双低”油菜示范基地为载体,围绕生态农业资源,建好油菜花观景台、桃花源、梨花苑等旅游项目,开发“花海花村”生态旅游景区;大力实施星级“农家乐”创建活动,推进乡村“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亮好“三张牌”

一是楚文化牌。以纪山楚文化旅游区开发为重点,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纪山楚墓群资源,打造“楚国第一城”、楚王陵遗址、纪山寺等人文景观,借助“郭店楚简”和战国女湿尸在文化考古界的轰动效应,加快楚王陵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使之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楚文化旅游目的地。二是滨江园林城市牌。牢固树立“打造旅游就是打造城市,经营城市就是经营旅游”的理念,以城区“一江两湖”为依托,以创建旅游城市为动力,以监狱文化旅游为亮点,打造江滩公园、平湖水上游乐园、西荆河景观带、太乙水库景观带、沙洋监狱警示教育基地、“中华第一县”主题公园及高档住宅区,将县城作为景区大本营。大手笔规划城市建设,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城景交融优势,努力将沙洋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力的现代滨江园林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三是农业观光休闲牌。以南水北调中线段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为契机,依托百里长湖风景旅游区和沈集特高压变电站,积极做好农业生态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抓好引江济汉工程沙洋段新港区、船闸、桥梁、古墓葬发掘现场展示馆等景观建设,打造水上休闲娱乐、工程建筑览胜、田园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带。突出楚风楚韵建筑风格,规划建设沿江新农村,大力发展沿线特色“农家乐”饭店,恢复湖汊野生莲藕、菱角种植,将黄歇冢、铁鞭祠进行开发,整体打造长湖湿地生态休闲度假区。同时,加快沈集特高压变电站旅游区建设,规划发展建设万亩瓜果园、千口垂钓池、百个星级农家、十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条旅游通道。

(四)旅游投资驾好“三辆车”

一是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精心编制沙洋旅游项目库,认真做好项目筛选和上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争取更多的旅游项目进入国家、省旅游项目库。同时,引导开发商争取旅游国债、旅游发展基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扶贫资金等旅游相关的政策性资金,为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引进民营资本。强化政府引导,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全民招商。以优良环境、优惠政策和优质资源,面向全国大企业、大财团、大老板招商引资,加快旅游景区建设。三是激活社会资金。发展乡村旅游,人民群众是主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激活和引导本地社会资本开发农业观光、瓜果采摘、农事体验、生态休闲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沙洋旅游产业新亮点。

(五)旅游开发使好“三股力”

一是领导重视,强化执行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注重政策的连贯性和延续性。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实行项目专班负责、全县整体推进、部门协调配合、定期调度结账的工作机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人,切实强化执行力,提升各项制度和政策落实效果,强力推进景区建设。二是借助外力,引进开发商。狠下功夫,认真研究,编制精品项目,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节庆等形式向外宣传、推介,打造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旅游项目,让沙洋旅游资源广为人知,吸引有实力的开发商来沙洋投资建设旅游景区。三是上下齐心形成合力。理清思路,更新观念,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使旅游强县、旅游富民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努力形成“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自觉宣传沙洋文化,争当形象大使,使全县上下形成共抓旅游“一盘棋”,各行各业都投入到旅游发展建设中来。

推荐阅读
湖北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