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福建旅游资讯>正文

武夷山突出品牌优势打造旅游龙头

2010-02-07 来源:闽北日报
1753 26 0
【导读】国务院《关于支持海西区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把海西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这一定位为武夷山突出品牌优势,打造“海峡旅游”龙头...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西区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把海西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这一定位为武夷山突出品牌优势,打造“海峡旅游”龙头品牌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最关键的就是要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完善设施、拓展市场、引领服务。

        一、创新理念、规划先行。

        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自然文化及生态环境优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发展模式,在创品牌、调结构,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旅游、养生、动漫创意等理念上有突破;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中外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考察寻求大武夷旅游特色和个性差异,使游客感受体验到世所罕见的武夷文化精神。

        站在“海峡旅游区”的高度,通过聘请国内外高端人才,用国际视野来谋划定位,提升旅游品质,优化产业格局、推动转型升级。认真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体制改革、产业发展、精品创作、资源保护和开发、形象展示等重点工程,把旅游业和中心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增强中心城市的旅游集散功能,把武夷山建成海峡两岸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首选地。

        二、整合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

        尽快推动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发展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推动组建武夷动漫公司、武夷演艺公司、武夷文化传媒公司,加快经营性文化旅游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积极引进一到两家具有国际视野和实力的战略合作投资集团,通过其龙头品牌的带动作用,带动大武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打造几条富有特色的一流高品质经典线路,提升旅游线路的品质和内涵,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既要打造本地相连互通的休闲、文化、生态乡村游,又要与全国精品旅游线路对接,构建海西区域协作旅游;还要深化闽台旅游合作,提升协作层次,着力培育“海峡旅游”品牌,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把环海峡旅游圈打造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重点旅游区域。

        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加大武夷山“双世遗”保护工作力度,要加强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如加强对闽越王城、汉代闽越国贵族墓葬、青铜时代古窑遗址等保护工作,还要加强涉台文物、民间书画、茶文化、版画、鼓文化、剪纸、根雕等民间艺术的保护,对历史文化村落中的居民生产活动、民俗风情、周边传统居住活动场所遗产的保护,使当地人文自然要素具有完整性、延续性。既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又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让人感到“双世遗”名副其实,处处能体现文化品位。

        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突破行政区划的传统思维,整合利用闽浙赣三省旅游经济半径,实现共生共赢;注重科研成果与实践相结合,用创新的方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拓展朱子理学内涵。

        三、打造品牌、拓展市场。

        一是打造生态品牌。要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武夷山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医疗保健基地。唱响生态主旋律、打好生态战,把生态品牌打造成“海峡两岸旅游”的国际知名品牌。二是打造历史文化精品。通过抓重点文化项目:如朱子理学、李纲、宋慈、黄峭等武夷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知识,大圣文化、练氏夫人等历史典故的研究创新,创作出适合游客享受消费的现代文艺精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三是打造舞剧精品。发挥闽越古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浓郁的武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文化作品,策划排演大型古越风情舞剧,以舞蹈和史诗的形式,展示古越人鲜为人知的民俗风情,并把它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四是打造人文民俗品牌。精心策划“印象大红袍”等大型演艺活动,强化人文民俗品牌;开辟动植物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包括船棺博物馆等旅游项目,满足游客文化探奇需求;沿九曲溪增设唱山歌、茶艺茶道、傩舞、挑幡等表演,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五是打造动漫创意品牌。利用资源丰富、通信网络发达优势,建立动漫游戏城,吸引集聚国际旅游创意人才投资兴业,发展动漫游戏、动漫创意产业,使其成为海西文化旅游新型功能区,促进海西旅游升级发展,最终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创意产业园区。

        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市场运作,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鼓励引进国际国内、民营、台资企业来闽北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推动朱子文化、茶文化、养生等产业的发展,使新兴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要推进无障碍旅游及区域合作平台建设,充分运用武夷山南接北连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与江西安徽浙江等知名景区合作,盘活旅游资源,联动发展。要依托“小三通”优势,借助对台旅游前沿平台优势,积极争取在武夷山口岸实行台胞落地签证,进一步拓展台湾旅游市场,巩固台港澳、东南亚、日韩传统客源市场,强化美加、澳新、北欧等高端客源国的华人市场。还要立足市场需求,用创意思维、科技手段,开发适销对路、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商品、传统工艺品,提高旅游商品、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四、完善设施制度,强化政府引导。

        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设施建设,构建“大武夷”现代立体交通网;完善配套设施,方便游客游得尽兴;加快启动武夷山新兴中心城市建设,构建城市旅游平台。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设立“大武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建立完善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多元投资,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特别是要吸纳外国大型跨国公司资本投资兴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振兴的各种体制障碍,从政策环境、改善管理、转变职能入手,加快建立适应市场运作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产业松绑,解放文化生产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要制定《武夷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法》,增强法律效用,健全机构,加强监管,促进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大力开展旅游市场诚信创建活动,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制订诚信服务准则,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要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务实的作风推动大武夷文化旅游产业始终走在海西旅游前列,成为引领海峡旅游时代潮流的龙头知名品牌。

 

推荐阅读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