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辽宁旅游资讯>正文

沈城迎新年 辽博明清精美藏品供您赏

2010-01-04 来源:沈阳网 慕坚
1029 50 0
【导读】新年来临之际,辽宁省博物馆各种展览在如火如荼在进行着。据馆工作人员介绍,从2009年中旬,博物馆就对《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进行精心策划和布展,并于8月份对外开放。几个月以来,市民参观踊跃,得到了良好社会...
    新年来临之际,辽宁博物馆各种展览在如火如荼在进行着。据馆工作人员介绍,从2009年中旬,博物馆就对《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进行精心策划和布展,并于8月份对外开放。几个月以来,市民参观踊跃,得到了良好社会的效果。 
    目前,博物馆又拿出多个种类精美绝伦的藏品,举办了《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工艺品展》、《中国古代货币展》及《明清瓷器精品展》等展览,以丰富节日期间的市民文化生活。
最新举办的展览:
    1、《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
    展览时间:8月20日——10月25日
    展览地点:展馆一楼书画二展厅
    主办单位:辽宁沈博物馆
    为纪念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入藏六十周年,展示这批书画国宝的独特风采,彰显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一代文博工作者的伟大贡献和崇高风范,辽宁省博物馆特举办此次《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展,以期广大观众在欣赏书画国宝的同时,了解其背后曲折多舛的流传故事,在心中铭记住那些与书画国宝同在的闪光的名字。
    2、《华采若英——中国古代缂丝刺绣精品展》
    看点一:馆藏精品,品类丰富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丝绣类文物收藏丰富,独具特色,尤以缂丝和刺绣藏品最为突出,数量达200余件/套。其中又以模仿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观赏性作品为大宗,并以此受到国内外收藏界的广泛注目。本次展览共展出缂丝、刺绣作品54件/套,其中缂丝36件/套,刺绣18件/套。为了向观众全面、系统地展示丝绣类文物,辽博还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展六件作品,以丰富展品的品类。漫步异彩纷呈的丝绣展厅,您会看到包括北宋《紫鸾鹊谱图轴》、南宋《朱克柔山茶蛱蝶图册页》、明代《米芾行书诗轴》、明代《顾绣弥勒佛像图》、明代《发绣停琴伫月图轴》、清代《纳纱丽英山水图轴》在内的众多缂丝刺绣精品。
    看点二:苏州绣娘现场演示
    为了让观众直观、立体地了解传统工艺,本次展览除了以展品清晰的局部扩大图片、缂丝和刺绣示意图及文字说明、多媒体播放等辅助展品外,还特别邀请苏州贞彩堂刻丝工作室和苏州任嘒閒刺绣工作室进行现场演示。您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五彩斑斓的丝线是如何在绣娘手中化作一幅幅精美的丝绣作品。小到贴身配饰,大到几米长的画卷,一定会让观众领略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
看点三:知识性与故事性相结合
辽博馆藏缂丝刺绣作品大多来自民国时期的著名鉴藏家朱启钤的收藏,部分曾经为清宫所藏,均为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为了让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缂丝与刺绣两种工艺的特点、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与传统书画的关系。展板上清晰地呈现缂丝、刺绣的相关常识,讲解员还会定时为观众讲述每件丝绣作品背后的故事。 
    3、《妙相庄严 —— 辽宁省博物馆藏佛教造像精品展》(常设展览) 
    展出时间:9月29日开展
    展出地点:展馆二楼二号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博物馆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佛,后被尊为释祖或佛祖。“佛”为古印度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智者或觉者。
    佛教在中国有二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最早经西域传入,后逐渐发展与兴盛。佛像在佛教信徒传经弘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义上的佛像包括佛、菩萨、罗汉、明王、诸天等一切佛教造像。早期佛教艺术品仅以宝塔﹑莲花﹑菩提树、法轮、足迹等表示佛陀的存在和活动。公元1世纪,佛像艺术产生于古印度,十六国时期,中国内地出现了真正具有独立供养、礼佛目的的佛像。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佛像主要是石造像和鎏金铜像,石刻造像以北朝和隋唐为主,鎏金铜像从十六国直至清朝。这些造像总体上可分为汉、藏两种风格,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伟大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展览分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部分,共展出北朝时期至清代各类佛造像201件/组。
    常设展览:
    一楼:《中国古代碑志展》
    二楼:
    1、《明清工艺品展》
    2、《中国古代货币展》
    3、《明清瓷器精品展》
    三楼:《辽河文明展》
    开放时间:
    每天上午9:00时——下午17:00时(16:00时停止入场)
    咨询电话:22741193

推荐阅读
辽宁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