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浙江旅游资讯>正文

龙泉青瓷:独特青瓷烧制技艺传承千年

2008-12-18 来源:欣欣旅游网
2416 135 0
【导读】日前,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已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注册号为0025,将及有可能领取一张世界级的金名片,...

   日前,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已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注册号为0025,将及有可能领取一张世界级的金名片,这在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中还是首次。

    龙泉市政府副市长徐炳东告诉中新社记者,在去年的第二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上,龙泉青瓷曾会同国内其他八大窑系提出共同申遗的目标,“今年我们通过不懈努力,龙泉青瓷终于率先走出了这一步,成为中国各大名窑复兴的领跑者。”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自然遗产名录同一梯级的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3年开始实行的一项申报制度,每两年公布一次。目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公布三批,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长调等4项已成功申报。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其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具体包括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等13道工序。在1700余年的传承过程中,这些工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青瓷烧制技艺。

    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瓷产业的发展,并不遗余力推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申遗准备。今年7月,文化部下发了关于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预备名单项目的通知后,龙泉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就积极行动,并几经努力。

    “真的很不容易,接到申报材料的通知时已是9月10日,而文化部要求9月25日前必须将所有材料交到部里,”徐炳东表示,为将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全面而精彩地展示出来,他们邀请浙江省电视台专业摄影人员拍摄了4个多小时的龙泉青瓷录像,然后浓缩成10分钟的影像资料,力求每一个镜头、每一秒钟都能很精彩。并且还收集了200多张的图片,从中筛选出最经典的10张上交文化部。

    最终,在龙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的努力下,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和蚕桑丝织文化两个项目被文化部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申报项目。龙泉青瓷终于有机会走进联合国!
龙泉窑发轫于三国两晋,兴于五代,盛极于宋元,衰败于明中叶,清中期后淡出历史舞台。早期的龙泉窑烧造陶器,从五代开始,龙泉窑真正进入了瓷器时代,烧造时间贯穿了整整1600余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且从未断烧的名窑,龙泉窑书写出一篇绚丽的华章,缔造出一个强盛的青瓷王朝。

    青瓷的盛衰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水质、坯料、气候、材薪、釉料等因素决定了一件件作品的优劣高下。瓯江两岸瓷土资源蕴藏丰富,水路畅达,山峦叠嶂,植被茂盛,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环境奠定了龙泉窑蓬勃发展的基本条件。瓯江从凤阳山发源,从龙泉开始蜿蜒,流淌出一条绵延的青瓷之路,滔滔不息的江水跳动着青瓷文化的脉搏,龙泉青瓷应了瓯江的含蓄和灵动,是艺术在自然上的延续,是自然在艺术上的体现,是人对自然的信仰和膜拜。

    龙泉窑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在“瓷国春生、名窑竞芳”的两宋,龙泉窑占得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哥窑,位列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其一。在这里,我们按照釉色和胎骨对哥窑和弟窑进行甄别。哥窑梅子青釉,釉面多开裂,俗称“冰裂纹”,胎骨铁黑,风格古朴,有金丝铁线、紫口铁足之称。作为哥窑的兄弟窑,弟窑白胎厚釉,色泽柔和,温润如玉,青翠欲滴,烧造质量略逊于哥窑一筹,但总体水平仍领先于国内其他窑口。

    南宋龙泉窑的突出成就,表现在烧制工艺和艺术手法两方面:

    工艺上的成就和艺术上的成就,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割的。如果没有工艺上的成就,即使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也无所施其技。工艺的改进,必然也同时要求艺术的提高,才能相得益彰。
    龙泉窑在南宋烧造出白胎和黑胎两种类型的精美瓷(过去文献把白胎青瓷称为弟窑,黑胎青瓷称为哥窑),两者都是以薄胎厚釉为它的主要特色。但是,从调查发掘的情况证明,南宋龙泉窑的广大窑场,几乎全以生产白胎青瓷为主,占当时总产量的95%左右,是龙泉制瓷工业的主流。而黑胎青瓷仅见于大窑和溪口的部分窑址中,数量较少。它既不见于南宋之前,又绝迹于南宋以后,看不出它的前后发展线索。可以认为是适应当时官方订货而特制的一部分仿效官窑的产品。

    南宋龙泉窑自从掌握了薄胎厚釉技术,给浙江青瓷开辟了重大发展的新局面。以大窑为例,不论白胎或黑胎的精美产品,都是胎骨细薄,釉层丰厚,色佳制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制作特色。因为胎薄釉厚,才能充分发扬南方青瓷精巧秀致的风格,提高它的艺术性。如果仅停留在所谓“士质厚重,极耐摩弄,不易茅蔑”的水平上,那么,它的价值就有很大局限。龙泉窑推广了薄胎厚釉技术,烧制一些胎薄质坚,玲珑端巧,美观适用的青瓷,要使之制造时不损裂,烧成后不变形,非具有高度的技术不可。南宋的手工艺品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粗朴厚重的东西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被淘汰了,代之而兴的是轻巧适用,精工细作的制品,这正反映了当时工艺技巧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提高。龙泉青瓷同样是体现了它的时代要求,突破了历代的工艺水平,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

    这时施釉方法经过改进,釉层显著增厚,使铁还原的着色效果达到完美的境界。唐、五代的越窑青瓷,施釉仍以薄挂为主,釉层多在1毫米以下,故釉色较淡,青、黄不一。惟有南宋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产品,充分掌握了厚釉技术,在器物的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经过多次敷釉的工序,有些釉层比胎骨更厚些,所以釉色晶莹青翠给人一种纯洁愉快的美感。它的优点归纳起来大约有:1、不起浮光,沉着柔和;2、色泽青翠,浑厚滋润;3、内外均匀,精致细腻;4、釉汁固着,极少流动.所谓“叩其声,铿铿如金;视其色,温温如玉。”南宋龙泉青瓷可以当之无愧。

    将南宋龙泉青瓷和其它各窑互相比较,更可以进一步了解它的特色:我国古代瓷器尚青,诸如越窑、瓯窑、婺州窑、寿州窑、岳州窑、耀州窑、汝窑、湘湖窑以及北宋官窑、南宋郊坛窑等等,无不以釉色青翠著称。从现存实物考察,属于南方青瓷系统的如越窑,一般釉色较暗,接近艾青色,瓯窑的缥瓷,则以色淡为主,青中闪白;婺州、岳州、寿州的青瓷,釉色多黄褐,且斑驳不纯;至于北方青瓷系统的耀州窑、临汝窑,釉薄而透明,以黄绿色居多;北宋汝窑,制作很精,但釉色闪蓝,呈淡天青色,别具一格;两宋官窑虽有美丽的粉青釉,与龙泉黑釉青瓷相似,但都有开片,尚未能克服釉与胎之间膨胀系数的差异。只有南宋龙泉窑的白胎青瓷,釉色晶莹如玉,无论在科学或艺术的要求上,均可称上品。

推荐阅读
浙江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