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青海旅游资讯>正文

来青海旅游,应怀揣虔诚的敬畏之心——青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徐浩谈“全域旅游”

2018-03-02 来源:青海日报
2848 175 0
【导读】观点抢先看—— 1,青海有很多优质旅游资源都在生态脆弱的地区,不可能大规模地开放、建设和做宣传,游客太多了环境承载力、服务接待等方面跟不上,我们不能指望这些地方像内地一样火爆发展。 2,我不认为因为海拔高...

观点抢先看——

1,青海有很多优质旅游资源都在生态脆弱的地区,不可能大规模地开放、建设和做宣传,游客太多了环境承载力、服务接待等方面跟不上,我们不能指望这些地方像内地一样火爆发展。

2,我不认为因为海拔高,来得人少,它的价值就不高,青藏高原的价值不能用单一的游客进入量或者旅游消费规模来衡量。

3,青海生态旅游一定要在现有生态保有量的基础上合理发展旅游,通过旅游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让自然环境、自然生态和旅游产业要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创建一个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方式或者生态旅游模式。

4,游客到青海来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大自然,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片神奇的土地,人类能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这片神奇的土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游客到青海旅游应该有这种探知心态。

5,当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之前……做一做功课,这是对旅游者应该有的基本要求,需要对当地有一定的认知,而不是走马观花。到青海来旅游的游客,都应该有崇敬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

生态资源是青海最优质的产品

孙小荣:不管从资源禀赋、地貌、环境还是生活习俗,青海乃至西北都给人一种特别宏大和豪迈的震撼,不像江南小桥流水那种细腻的感觉,这些特质刚好跟中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形成互补,实际上也是很多游客向往西北的原因。青海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但我感觉还没有好好地推广,大家对青海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

徐浩:我们这几年的推广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像茶卡盐湖祁连山可可西里等,这几个景区在市场的反响很好,认知度比较高。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今年代表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青海旅游跟内地旅游发展模式、工作思路可能都不太一样。首先,青海有很多优质旅游资源都在生态脆弱的地区,不可能大规模地开放、建设和做宣传,游客太多了环境承载力、服务接待等方面跟不上,我们不能指望这些地方像内地一样火爆发展。现在不可能,我估计将来一二十年也不可能,因为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对我们来说是更重要的,旅游发展也要以保护为前提。但强调保护并不是说这些地方不可以做旅游,正是这些资源特色给“大美青海”品牌加分,让青海旅游熠熠闪光。

青藏高原是世界级的稀缺资源,稀缺是它最大的价值。世界上70%的面积是海洋,相对于海洋来说陆地就是稀缺资源,在30%的陆地上青藏高原可能占了不到10%,这10%的区域聚集了丰富的世界级稀缺资源,比如矿产、水利、光热、风能、旅游、人文、动物、植物、药材等,绝对是资源价值和品位都非常高的地区。

我不认为因为海拔高,来得人少,它的价值就不高,青藏高原的价值不能用单一的游客进入量或者旅游消费规模来衡量。从这个角度来讲,青海旅游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定位,而且旅游发展和服务方式,需要更多的游客了解和理解,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青海旅游。

仅仅从物理空间来讲,青海72万平方公里,一年接待三四个亿的游客完全能够容纳。像青海湖塔尔寺等这些景区,游客认知度比较高,可以适当地扩大发展规模。尽管我们现在旅游接待的人次比较小,总收入比较低,但这不是问题所在,选择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最关键的。

孙小荣:对于青海而言,纯净的生态资源和淳朴的文化资源就是最优质的旅游产品,这恰恰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所以,其他地方需要去重建很多内容,甚至无中生有地落地一些大项目,而青海不需要,原生态资源就是最大的旅游发展优势,青海的发展路径必须是保护式开发,但这看起来又似乎是个悖论。

徐浩:习总书记对青海发展提出“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现在要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逻辑,思考怎么推动生态资源和旅游产业实现融合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一定要在现有生态保有量的基础上合理发展旅游,通过旅游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让自然环境、自然生态和旅游产业要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创建一个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方式或者生态旅游模式。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发展路径和现实思考。

到青海旅游需要怀有虔诚心态

孙小荣:不管保护还是发展,都不能一厢情愿。对于青海旅游,一方面是要寻求一种理性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市场的“倒逼效益”,比如说自驾游的兴起,高速公路和高铁逐渐开通普及以后,大量的游客自发涌入,青海也不得不面对这个市场变化。

徐浩:这几年旅游发展的形势非常好,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游客出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给青海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但很多游客到了青海面对这种大面积的自然环境时,他不知道干什么,很多人对青海很向往,看见来过的游客拍的照片很漂亮,但来了以后看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审美疲劳,太空旷了,就感觉没意思。这说明现在观光游的方式,包括游客的心态和审美需要做调整和准备。在观光阶段各地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我前段时间去南方考察调研,说实话我看到有些项目全是空荡荡的大体量的北方建筑,视觉感比较震撼,游客乌央乌央的。但我不知道他们进去以后干什么,逛一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有十几分钟的演出,然后大家很满足,喜笑颜开,扶老携幼,摩肩接踵,一百多块钱的门票看看那些建筑高兴得不行。那种建筑对于北方人来说司空见惯,根本就不是个旅游产品,但在南方就比较稀缺,像这样的项目肯定不适合青海。

孙小荣:这可能也是一种消费盲从。

徐浩:所以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青海旅游不能用内地的发展形态来看待,游客来了以后非得要干点啥,或者是非要做一些疯狂的举动,寻求一种什么样的刺激,我想不是这样的概念。

游客到青海来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大自然,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片神奇的土地,人类能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这片神奇的土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游客到青海旅游应该有这种探知心态才对。游客到青海来就应该崇敬它,这里是三江的源头,大家都知道的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实际上还是很多水系的源头,像黑河、雅砻江等这些水系都是在青海发源的。还有昆仑山、祁连山,昆仑山是“万山之祖”,中华民族龙脉的象征,中国的很多神话传说都发源于此,像“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嫦娥奔月”等,这里值得每个中国人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敬畏。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再到青海来,就会感觉到这片土地的神圣和震撼,能够让心灵得到某种洗涤和启发。

孙小荣:这是不是也说明我们对青海人文地理和自然的知识普及不到位,一般的游客根本不知道青海对中国、对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影响?

徐浩:对,可以说是非常欠缺的,欠缺到什么程度呢?很多中国人连青海在哪儿都不知道,这很可笑!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宣传不够,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上学的时候地理是怎么学的?文化知识的浅薄让人很难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现在的年轻一代,80后、90后的年轻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年轻人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积淀,也能够有所传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新一代旅游者必须要思考的东西。当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之前,你必须得想清楚要去什么地方,你对这个地方了解多少,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是怎么样的,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介入,出行之前做一做功课。这是对旅游者应该有的基本要求,需要对当地有一定的认知,而不是走马观花。到青海来旅游的游客,都应该有崇敬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

努力创造青海旅游消费新模式

孙小荣:当游客来到青海感觉没什么可体验的时候,反过来看是不是说明我们缺少有效的文化旅游载体,是不是存在游客想深度体验而难深度体验这个问题。

徐浩:我明白你说的意思,这得看提供什么样的文化载体。一方面,青海不宜有太多人为开发的项目;另一方面,青海是高寒地区,也不可能处处都有很好的基础设施,我们坚决不大修大建人为地去造什么。昆仑山有个垭口,在那里能看到玉珠峰和玉虚峰。台湾道教的游客到了昆仑山,都怀有非常虔诚的心态,看到玉珠峰、玉虚峰,想到《山海经》、瑶池跟中国文化的渊源就非常感动,很多人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那种感动是血脉里迸发的情感。在这样的地方,不需要再修个什么宫殿供游客烧香磕头,根本不需要什么设施都齐全、高大上的酒店宾馆。

所以我说到青海旅游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心态,文化素养的积累,崇敬自然,这是最重要的,只有你理解了青海,就能收获震撼和感动,这就足够了。当然基本的服务要有,比如餐饮住宿,我们要提供;比如厕所,高寒地带我们也尽可能想办法解决。如果非要住五星级酒店、高端度假村,这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孙小荣:我一直认为旅游应该有一点吃苦修行的体验才有意思,如果把旅途中的所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替游客解决了,一路上游客不用自己走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反而少了一点苦行僧的乐趣,是不是?

徐浩:我发现80后的这种精神体验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种特点也是越来越明显。比如说我们搞“环湖赛”搞了十几年,在青海湖边骑自行车的人明显增多,到了夏天,我曾开玩笑说,在青海湖边骑自行车的人比在西宁市骑自行车的人要多。

仅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大概有30多万骑行的游客,今年估计有四五十万人骑行。骑行环湖一圈一般需要四天左右,大多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历练,就像你说的是身体和精神的修行,是对意念和毅力的考验,也是对品质的锻炼,这不是整天坐在空调房里能够体验到的。有些人骑行一次就会年年来,甚至呼朋唤友的一起来。我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旅行者,是喜欢挑战自我的行者,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具体实践。

除了骑行,还有很多人来青海徒步、越野跑、穿越、自驾等,他们的需求跟传统的团队游需求不一样,这种改变也促使旅游业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也在探索,看能不能走出观光游的“陷井”,就是低价游购物团,这是中国旅游市场久治不愈,让旅游管理部门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很多省都存在,但青海不突出,就是因为青海旅游的消费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团队的数量不到20%。

我们对市场监管抓得比较紧,对不正规的购物店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更重要是自驾游、自助游越来越普遍,这个群体不可能跑到哪个旅游购物店去买东西,也没有人强迫他们购物。所以,我们也想努力给中国旅游消费创造新模式,这个方向值得去探索和坚持。

孙小荣:消费新模式是不是更多地要从新业态领域去探索,比如环湖赛这样的旅游+体育项目、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这样的旅游+文化类的项目,青海已经探索出了成功的案例,用这种比较小众的深度体验项目,去影响大众的消费选择。

徐浩: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小众,中国这么大的人口体量,哪个小众都是大众。过去徒步的可能很小众,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城市也就几十号人,别人还不理解。随着健康概念深入人心,远足成为一种时尚,徒步就成了大众都想参与的一项活动。我曾看到媒体报道说西宁这座只有二百多万人口的城市,徒步的QQ群就有三千多个,你说它是小众还是大众?如果把全市的驴友都聚拢到一起,那得是多大的群体?把全国喜欢某项活动的客群都汇聚在一起,那再小的小众也是大众,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在新形势下,面向新的阶层、新的消费人群、新的年龄群,我们要搞清楚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要把他们的需求跟旅游发展充分结合起来,这个确实需要我们做深度研究。

推荐阅读
青海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