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安徽旅游资讯>正文

休宁:旅游扶贫的华丽蜕变

2018-01-10 来源:中安在线
635 74 0
【导读】今年以来,休宁县通过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完善旅游扶贫的体制机制,诸如白际、田里、梓源和里庄这样一些过去的贫困村、偏远村、落后村逐渐在乡村旅游中脱颖而出,并在全县、全市甚至...

今年以来,休宁县通过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完善旅游扶贫的体制机制,诸如白际、田里、梓源和里庄这样一些过去的贫困村、偏远村、落后村逐渐在乡村旅游中脱颖而出,并在全县、全市甚至全省发挥出典型示范作用,绽放出乡村旅游新姿彩。

从贫困乡村到美丽乡村

如今走在休宁的一些乡村,乱扔烟头的现象已悄然匿迹,当地的农民和外来的游客都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前些时候记者在汪村镇田里村岭脚村民组张云仙家采访时发现,身为农村大娘,她有了收集烟头的习惯。张大娘说,“烟头留着有用,集两纸杯的烟头可以兑换一袋食盐。”原来,汪村镇设立了垃圾兑换站,村民家中的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兑换各种日用品。“矿泉水瓶可以兑换黄酒或牙刷,废旧塑料袋可以兑换卫生纸,这些没用的东西我们再不会随便乱丢了,可以拿到镇里换一些用得上的物品。”村民张顺来说。

“垃圾兑换”使废物再利用,不仅让群众得实惠,也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岭脚村是新安江率水河的上游,是新安江生态补偿核心村之一,当地百姓在发展旅游和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环保意识增强,美化了村居环境。

在岭脚村口,一座“红房子”格外醒目,这是一幢用红土墙砌成的平房,若不是挂着“公厕”的牌子,还以为是农家乐接待中心。公厕的门上分别悬挂着“牛郎”“织女”字样。“这个公厕是以前的牛栏改造的,水冲式的,方便干净。取这两个名字代表男女也蛮有意思的吧。”村主任张铁山说罢诙谐一笑。

2017年12月21日,在梓源村,通往村中的道路正在浇筑水泥。陪同我们的是村官大学生程晓兴,作为一名90后村官,他来梓源三年,见证着梓源的变化。他说:“梓溪村是一个贫困村(2016年出列)。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村里率先在全市推行墙画。”如今一幅幅根据丰子恺先生画作手绘而成的墙画成为梓溪一景,美化了村容,表现出梓源与众不同的面貌。

无论是较早发展乡村旅游的白际,还是后来居上的田里、梓源和里庄,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都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整治提升。“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将乡村旅游、环境整治、传统优秀文化纳入村规民约中,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村庄和景区景点面貌大为改观。”休宁县白际乡党委书记黄俊军告诉记者。

据休宁县旅委副主任汪莉晖介绍:“目前休宁县4个重点旅游扶贫村的‘八个一’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共建成旅游停车场10处,旅游公厕6座,开发景点46处,农家乐32家,更新重建旅游标示标牌111块,聘用导游讲解员6名,各村都已编撰了导游词。梓源、田里、白际、里庄等村游客中心正在改造建设中。”

在旅游扶贫过程当中,休宁县还注重涉农资金整合。今年来共整合住建、水务、林业、交通、农发、美好办、团县委、妇联等部门资金7800余万元,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收入增加等项目。道路硬化、停车场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卫生改厕、古道维修……乡村的环境美丽了,村民富裕了,村风文明了。

从简单扶贫到产业扶贫

白际、田里、梓源、里庄是2017年安徽省旅游扶贫村(黄山市16个,休宁县4个)。这些都是偏远、空心化严重的村庄,比如田里村田里、岭脚、石屋坑三个自然组,人口1100余人、320余户,现在还有不到1/5的人口留在村里,多为老幼妇孺。“春节一过,村里估摸只有160人。”村主任张铁山说。

“旅游扶贫一方面要靠输血,根本上还需要解决造血功能,从简单扶贫到产业扶贫。”休宁县旅游副主任汪莉晖说,“如何破解空心村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村民回来,如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带动村民走上旅游致富路,成为当地政府、村民以及旅委扶贫过程中面对的课题。”

据了解,为了帮助这些村子实现根本上的改变,休宁县完善出台了《休宁县产业扶贫到户项目暂行办法》,重点对“二茶一花一鱼”等种植养殖业和农家乐、电商等发展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的新型产业实施精准帮扶,明确对贫困户经营农家乐的每户补贴5000元,经营电商网店的予以2000~5000元的财政扶贫资金扶持,贫困户还可以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获得“两免一贴”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经济保障。另外,还出台《休宁县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意见》,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31岁的余景霖是岭脚村村民,同时也是黄山供销集团的副总经理。近年来,他从一个摩托车修理工渐渐转变成该村的养鱼大户。“我2004年职高毕业后,在渔亭镇做摩托车修理学徒,后又到浙江永康打工做生意。2011年,我回到家乡开始养鱼,当时仅投资鱼池就花了70万元。这两年养泉水鱼的大环境越来越好,现在一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感觉干起来还是蛮有劲的。”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余景霖感慨万千。

村民张裕亮同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演绎着现代农民的精彩。步入村中没多远就可以看到张裕亮开的“枕泉居”农家乐,前院用木篱笆围起,房前一棵梨树挂着红红的小灯笼,后院用条石做起桌凳,夯土做墙,各色花草点缀其间,好一个漂亮的农家小院。据张裕亮介绍,他为了顺应乡村旅游,不仅建起了农家乐,专门在二楼开辟出6个房间用于接待游客,除了养鱼,他还在村中建了一个容纳3000多只土鸡的养鸡场,每年可收入十几万元。

梓源村孙香琴的新娘房农家乐创办于2015年,是以梓源村的新娘房瀑布景点命名,从当初的一年接待不足百人到现在的1000多人,游客量直线上升,年收入也达到了五六万元,初尝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味。

梓源村书记叶长权说:“作为乡村旅游的‘后起之秀’,梓源村近几年依托成立的新娘房开发有限公司,集合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出‘新娘房瀑布’‘皖浙古道’‘新娘谷’等‘梓源十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结合妇联‘徽姑娘’品牌,全村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兴办农家乐,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3家。”

程晓兴说:“为帮助梓源村发展乡村旅游,县旅委积极协助该村探索实施‘互联网+扶贫+旅游’发展新模式,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展贫困村旅游产业。与此同时,还多次组织农家乐经营者和有意愿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到浙江、黄山区、婺源等地学习考察,邀请专家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充分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记者看到,梓源村各农家乐已开设了“农产品代售点”,将贫困户的农特产品进行统一的筛选、包装、设计和销售,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其次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如贫困户叶国旺家,通过聘用其妻子为村庄保洁员来帮助其家庭增加收入;由农家乐党员户聘请联系户中尚有劳动力的村民从事洗碗、洗菜等基础性务工,有效带动群众脱贫;优先采购帮扶对象汪杏时的农家蔬菜等物资。帮助贫困户恢复造血功能。

从乡村旅游到旅游示范

谢正发,是黄山市乡村旅游界“明星级”人物。从2008年开始,他通过一台电脑、一个老的供销社门面、一双勤快的腿、一种不遗余力的执着,填补白际旅游的空白。

“我2008年创办白际的第一个农家乐,当时只有20张床位,现在白际已经有50余户农家乐,床位1300多张。白际乡村旅游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现在白际的11个自然村落都已经成为驴友旅游目的地,不仅如此,周边歙县的狮石乡、浙江的中洲镇、榆村乡的岭脚村也都全面带动起来,实现了多赢的乡村旅游新局面。”谢正发说。

“2014年我刚到梓源村的时候,村里的环境卫生难如人意,但现在许多来过的人第一感觉就是我们村很整洁、很干净。”作为见证者和实践者,现任市美丽办副主任、驻梓源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胡毅说,“这是发展旅游扶贫带来的最大好处。伴随着贫困村人气提升的是贫困群众思想素质的提升,因为切实享受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成果,激发了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自力更生、自主脱贫,改善生活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贫困户收入增加和素质提升双赢的乡村旅游示范效应。”

黄俊军说,通过旅游扶贫,打造旅游精品点,建设旅游精品线,推介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白际生态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旅游收入,壮大特色产业,包括山芋干、笋干等“白际四宝”在内的农产品已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今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

休宁县旅委主任陈英敏说:“休宁县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大力探索旅游、扶贫融合发展新模式,走出了旅游扶贫新路子。找准了核心优势和特质,比如田里村和梓源村有效融合了生态资源与红色文化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山泉流水养鱼及生态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白际村和里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这些乡村在发展旅游、产业经济、环境整治、生态文明、乡村文化等方面已经从普通的乡村旅游过渡到旅游示范村。截至目前,全县乡村旅游累计接待235.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15亿元。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旅游环境得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逐步转化为农民的幸福感、满足感。”

推荐阅读
安徽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