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甘肃旅游资讯>正文

学习传统文化 传承革命精神——2017年甘肃省“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示范活动综述

2017-08-02 来源:甘肃日报
827 111 0
【导读】7月16日至7月22日,来自全省41所高校的9名教师代表、41名学生代表一路向西,沿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洒祁连的足迹,踏上了接受革命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之旅。 由省...

7月16日至7月22日,来自全省41所高校的9名教师代表、41名学生代表一路向西,沿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洒祁连的足迹,踏上了接受革命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之旅。

由省委宣传部、省高校工委、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办的第四届高校师生暑期文化之旅活动,旨在激励老师和同学们从西路军的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引导和教育广大师生了解革命历史,深刻认识国情、省情和民情,从思想源头和内心深处增强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热爱。

触摸历史 让西路军精神代代相传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及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名将士,奉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转战河西,历经大小战斗70余次,顽强拼搏半年之久,歼敌25000余人,在战略上有力策应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大漠雪山,留下了英雄们的铿锵足迹;硝烟热血,铸就了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指战员们顽强不屈的崇高品格,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兰州大学思政课教师夏睿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在踏上古浪战役纪念馆的一霎,仿佛触摸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古浪、浴血河西、血洒祁连那段历史的脉搏。

“一个十几岁的女护士,为了掩护伤员和群众并拒绝投降,被敌人活活钉死在树上。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心里很难受,她的年纪还没我大,但她的革命精神和信仰令人敬佩。”参观完古浪战役纪念馆,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张玉娇说。

兰州交通大学杨思信老师说,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的。

令人欣慰的是,在河西走廊这片西路军浴血战斗过的土地上,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如今,这片热土正在新的征途中不断创造着新的业绩。

重温历史 航天精神激励学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老一辈航天人毅然舍弃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环境,抛家舍业、扎根戈壁,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们克服了资源短缺、技术封锁、外部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突破重重阻力,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飞天……一个个中国壮举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在东风航天城历史展览馆内,当讲解员讲到为了保护试验装备和战友,在戈壁以身殉职的王来烈士时,河西学院青年教师姜玉梅感慨地说:“当一个人忍受身体的极限,还心怀国家利益,想着战友的生命安全,足见其信念的坚定,理想的远大。”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生宋俐说,我们不仅要见证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更要铭记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前辈们,学习他们身上凝聚的航天精神。“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老一辈航天人的奋斗精神,正激励着青年学子奋勇向前。

传承历史 让传统文化光耀千秋 

甘肃是文化大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培育形成了红西路军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事迹。这些都成为了甘肃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兰州理工大学的杨莉老师说:“让大学生走出课堂,重温历史,去接受实践教育,这是非常必要的,他们能够从中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从中也收集到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并将这些素材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使思政课教学更加有底气、有正气。”

来自陇东学院的学生谷满贵说,通过参观学习,让他对红西路军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十分佩服。他认为,作为学生,更应该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用实际行动把不抛弃、不放弃的红色精神弘扬下去,将老一辈航天人不怕吃苦、敢于奉献的航天精神传承下去。

推荐阅读
甘肃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