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安徽旅游资讯>正文

当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不期而遇——练好全域旅游六招式 催开山城扶贫花

2017-07-04 来源:霍山县政府办
1640 78 0
【导读】近年来,安徽省霍山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依托县内优良旅游资源,深耕绿色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旅游业发展渐入佳境,2016年2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时...

近年来,安徽省霍山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依托县内优良旅游资源,深耕绿色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旅游业发展渐入佳境,2016年2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时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该县全域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攻坚不期而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形成了“1+1>2”的倍增效益。

一、只争朝夕,造浓氛围,“旅游+扶贫”形成共识。

霍山县境内千峰竞秀、碧水蜿蜒、森林茂盛、风景如画,是一座秀美奇丽的山城,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是一处完美的养生宜居地。多年来,霍山县委县政府始终珍视这些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为珍宝,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之路。并将“旅游兴县”列为全县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将旅游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旅游扶贫也成为该县扶贫增智、造血式扶贫的主要抓手。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成为了一种共为,全县干群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全身心地投身于全域旅游建设之中,并让建设成果惠及全县贫困人口。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组,明确了专抓班子;出台了《关于建设全景霍山的意见》《霍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晰创建路径及重点任务;召开了全县全域旅游创建动员会,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各乡镇(园区)积极响应,纷纷立足于自身实际,相互之间比学赶超,想千方谋百计,使得全域旅游遍地开花,旅游扶贫成果丰硕。“十二五”期间,全县旅游业吸纳2.5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约1万人口脱贫;乡村旅游产值突破10亿元,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0个,户均增收5000元。

二、见缝插针,丰富业态,“旅游+扶贫”变成密匙。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霍山段全线贯通以来,不仅改善了山区交通状况,也装扮了沿途风景,用“好风景”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好钱景”。为了充分发挥其旅游扶贫效益,通道沿线各乡镇在合理布置加油站、旅游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充分利用通道沿线旅游生态资源,穿插打造房车营地及湿地公园等,不断丰富沿线旅游业态,增强旅游吸引力。比如,单龙寺镇立足于“红色扶贫、绿色减贫”双色工程,打造长院露营地,为游客提供观景、露营的好去处,并成立了东风桥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及东风桥村贫困户产业发展互助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佛子岭镇、磨子潭镇依托龙井冲、康家大院、宋家河古村客栈等沿线重要节点,精心建造了龙井冲旅游服务码头、装配式特色民宿及龙井山居等旅游服务点,并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后备箱”工程,免费发放扶贫专柜20组40个,帮助周边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

三、循序渐进,促进融合,“旅游+扶贫”产生效益。

现代旅游业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新经济,其关联产业达110多个,可谓“一业兴、百业旺”。近年来,霍山县突出做好“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三篇融合发展文章,书写绿色减贫精彩篇章。在农旅融合方面,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在现代农业发展、美好乡村建设中嵌入旅游元素,并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房屋、投资投劳等方式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同时,各乡镇坚持差异化发展,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乡村旅游。比如,下符桥镇依托千亩崔红桃基地,通过举办桃花节、桃果采摘等活动,大力发展“桃花经济”。据统计,桃子成熟季节,每日约有30余名贫困户进园参与采摘、搬运等工作,人均日工资100元,仅此一项就可为每位贫困户增收近2000元。在文旅融合方面,深入挖掘汉文化、红色文化及三线文化等内涵,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整合三线厂等闲置资产,开发建设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等特色旅游,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在商旅结合方面,充分利用我县作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有利契机,依托大别山电商产业园,成立大别山旅游服务公司,建设霍山旅游天猫旗舰店等电商旅游平台,定制采茶研学、激情漂流、红色旅游文化节等特色旅游项目,通过“线上引流、线下导流”的方式,助力旅游发展。今年上半年,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共吸引游客近2万人次,单日最高达1100名游客,带动农特产品销售200余万元。

四、求索不止,优化产品,“旅游+扶贫”生下金蛋。

以白马尖-佛子岭景区5A创建与重点旅游景区、旅游项目带动为突破口,逐步丰富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供给结构,持续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以景区景点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依托现有大别山主峰景区、华强大别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佛子岭、铜锣寨、南岳山、迎驾工业游等旅游景区,重点开发有霍山大峡谷漂流、穿越丛林、帐篷酒店温泉小镇、特色民宿等旅游休闲体验产品,旅游吸引力逐步提升,大景区大项目的带动效益日益彰显。比如,上土市镇温泉小镇项目吸纳120名贫困户直接就业,从事绿化维护等工作,月增收近千元。霍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周边群众通过经营农家乐,销售漂流用品、从事漂流救护等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更多的贫困户通过提供旅游向导、旅游服务、销售农产品等基础工作增加收入。据测算,贫困户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人均每年可增收5000元。

五、革故鼎新,创新发展,“旅游+扶贫”取得真经。

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今年,县委县政府还投入600万元,设立绿色减贫专项引导资金,专门用于引导支持全县“旅游+扶贫”发展,有效带动贫困户在旅游发展中实现脱贫。同时,建立全县旅游行业扶贫项目库,项目以村集体或村成立的旅游公司、旅游扶贫合作社等为实施主体,以村集体投入或与企业入股经营,通过发展农家乐、客栈、露营基地、茶体验馆、采摘基地、养生农庄等具体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为群众增收。目前,项目库已有28个项目,总投资2亿元,投入旅游扶贫资金4140万元。项目实施后,扶贫资金转为村集体资产,在脱贫攻坚期内,将按扶贫资金投入总额不少于8%的比例给予367户“三无”贫困户,每年2000-3000元的固定收益或固定分红,同时带动贫困人口192人就业。

六、润物无声,提升服务,“旅游+扶贫”落地生根。

一方面,做好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公厕、服务中心等配套建设工作,着力夯实旅游业发展硬环境。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约1.27亿元,新改建旅游服务中心7个、停车场9个、旅游厕所58座、旅游标识标牌70个,实施33个星级农家乐升级创建。另一方面,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培训、行业协会管理等工作,不断优化人文服务软环境,促使旅游扶贫持续发展、落地生根。县旅游局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旅游服务培训班,以及专门针对贫困户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同时,指导磨子潭镇成立了全市首家乡村旅游扶贫协会—堆谷山乡村旅游扶贫协会,通过“政府引导+协会管理+农户联动”模式,以“行业自律、规范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带领群众致富”为目标,做到统一规划设计、改造标准、对外营销、接待安排、定价收费、培训管理“六统一”,促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创新开展“我为老乡卖特产”、“我教老乡做旅游”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增智措施,带动群众发展致富。目前,堆谷山村共有12户贫困户加入旅游扶贫协会,68户172人参与了旅游相关产业。

推荐阅读
安徽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