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欣欣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国内资讯资讯>青海旅游资讯>正文

花海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6-09-21 来源:西海都市报
3418 140 0
【导读】对话人物:西宁市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处长陈科 对话记者:杨健 现状:西宁花海规模已达6.7公顷以上 记者:近期,西宁市周边出现许多形成规模的花海,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业态,也成为市民假期周末短途自驾游、一日游的新目...

对话人物:西宁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处长陈科

对话记者:杨健

现状:西宁花海规模已达6.7公顷以上

记者:近期,西宁市周边出现许多形成规模的花海,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业态,也成为市民假期周末短途自驾游、一日游的新目的地。目前,旅游部门对花海的发展有没有作相应的了解及调查,西宁市周边的花海达到了怎样的规模?

陈科:今年以来,随着西宁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扎实推进,各区县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积极发挥农业社等组织作用,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观赏型花卉等农作物,并借此打造城市周边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在此基础上,西宁市周边特别是大通、湟中、湟源等西宁所属的三县涌现出一批花海旅游观光景点。特别是8月至9月进入盛花期后,市民竞相前往,以赏花、摄影、休闲为主的花海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西宁市乡村旅游新的亮点,再次催热了西宁市乡村旅游发展。

据统计,今年,西宁市相继打造出大通边麻沟、湟中卡阳、湟源申中等11处规模达6.7公顷以上的花海,主要种植了格桑花、菊花、薰衣草等观花型植物,上述花海旅游景点主要采取“农业观光+农家乐餐饮接待”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日接待量平均保持在1000人左右,人均消费在80元左右。

其中,以大通边麻沟花海、湟中卡阳花海最为典型。周六、周日,这两处规模较大的花海,日接待量达到5000人左右,相应地带动了周边居民收入的增长。

态势:发展背后喜忧参半

记者:花海是通过哪种方式带动了居民的收入?在经营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陈科:花海旅游背后带动就业和促进增收效果十分明显。首先,当地村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向花海的投资经营者收取一定的租金。其次,在实现租金收入的同时,当地农户还有可能参与到花海的田间管理、保洁、维护游客参观秩序等工作。这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获取劳务收入。还有部分村民可以在花海附近制作出售酸奶、酿皮等青海特色小吃,以此增加自身收入,这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据我们初步统计,西宁市周边这些形成规模的花海中,每处可平均吸纳就业30人左右,每名农民可以实现劳务收入每个月2000元左右;而经营小吃的摊位户,也能实现日均收入百元以上。

但这其中又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花海经营主体的收入依然比较单一,规范引导和配套服务设施亟待完善。在花海经济为乡村旅游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存在发展同质化,缺乏高水平和全方位规划等问题,旅游产品基本以农业观光为主,旅游收益基本以餐饮和门票为主,经营收入和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同时,各花海景点重点放在花卉种植等方面,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方面建设滞后,特色民俗、乡村文化挖掘和产业融合方面仍是短板。

目前,花海的经营主体大多是当地农民组成的合作社,或者社会民间个体投资的形式,政府对花海的扶持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就我了解,只有大通边麻沟花海、湟中卡阳花海两处,旅游部门在资金上有一定的扶持,可能还有一些花海是确定的省级重点扶贫村。但卡阳花海打造的时间比较长,宣传的力度比较大,其他花海都是在2016年先后出现,导致西宁市各地出现“全面开花”的效果。

这是由于民间投资希望短期内实现收入回报,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收入渠道单一。许多花海只能靠门票收入,利润增长点少,衍生的旅游产品少,还停留在旅游初级阶段,兼有一些农家乐收入,但农户的经营收入和投资方没有关联。农户有了收入,投资方却没有资金回报,这就造成了经营者的投资动力不足,难以为继。

建议:还需要多部门给予设施配套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旅游部门有没有具体的举措来应对?

陈科:在没有扶持的情况下,今后如何发展,这对花海经营者和我们旅游部门来说都是个问题。作为旅游部门,我们想建议或者帮助他们挖掘出一些深层次的旅游产品,初步的想法是把文化元素和花海元素联系起来,让两者融入,制作一些带有标志标识、个性化的旅游商品,向游客售卖,增加收入。比如制作一些带有标志标识的明信片、杯子、徽章等,都可以和花海紧密结合。此外,花海还可以考虑和户外摄影基地合作,配合婚纱摄影等渠道,实现收入。

在花海经营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收取门票不符合规范。因为花海本身并不属于景区景点,这其中也没有发改部门的定价,收取门票这一形式肯定是不符合规范的,也不可取。目前,湟中的卡阳花海正在申报3A级景区,但是,在申报评审完成后,还需要发改委定价、听证等多个程序,才能收取门票,这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和过程。所以说,目前所有的花海收取门票都不符合规范,也都无法开具正规的发票。如今有些花海采取的是变相以停车费、卫生费等形式收取费用,这种形式可以避免游客投诉,避免发生纠纷,这也就造成了我们旅游部门监管的漏洞。

此外,因为人流量增大,也给花海周边的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当地的村级道路仅仅能够满足当地村民的通行,到了周末,就造成了游客想进进不去,想出出不来的状况。这一问题虽然可以通过设置旅游标识引导得到缓解,但并非长久之计,还需要交通部门配合。

在西宁11处花海中,目前还有一半正在持观望态度,花海已经建成,但还没有实现利益回报。对此,在2017年,我们计划结合旅游扶贫工作,对部分花海外围的旅游标识、厕所、停车场等进行设置,并通过向省旅游局申请旅游发展资金,扶持部分形成规模的花海,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前景:花海必将优胜劣汰

记者:针对“全面开花”的情况,花海未来的发展模式有没有希望由旅游部门统一规划,避免同质化,未来花海的发展将是怎么样的?

陈科:花海的统一规划,目前来说,并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实现的。

首先,花海经济是我们的旅游经营者打破传统观念的一种创新,说明旅游经营者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商机和旅游业态,也确实需要在大的产业布局方面做一个引导,但是,从目前花海的体量上来看,还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由于气候等诸多原因,适合西宁地区种植的花卉品种比较少,我觉得随着市场的发展,花海这一新兴的旅游业态,也会实现优胜劣汰。那些规模较小,设施不完善的花海会随着口碑的下降,被市场淘汰。尽管现在似乎都在蓬勃发展,后面势必会重新洗牌,留下的必然会是一些体量比较大的、设施配套比较完善的。

就目前来说,边麻沟是一个比较好的范例,它是当地村镇和县旅游部门一起申请的旅发资金项目,实现扶贫村自身造血,而且当地旅游业也已经开始规划,对过热、或者后续跟不上的情况都已经做了相应的测算。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每一个花海都需要这样一个总体规划,对游客的接待量有一个初步的测算,然后据此对自身的基础设施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做到心里有数。

推荐阅读
青海旅游线路推荐
最新评论 (0条)
还剩下500/500
发表评价